从鸡飞狗跳到喜提offer,看我家孩子如何拿捏三公,上岸浦外!
2025.09.27 5 0

日清风舞动明月,落花拂于窗台。
望着孩子在窗边书桌上,写初中作业的背影,内心真是感慨万千!
距离孩子考上浦外才过去不久,但短短几月,当初的焦虑,纠结与挣扎都好像已经恍如隔世。
但是这段从兵荒马乱到孩子成功上岸的经历,我相信确是值得分享给广大正在经历小升初家长的宝贵实战经验。
所以,今天就让我和大家聊聊我们家当时的上岸历程,以及种种相关三公和四校的干货,希望能帮之后的家长朋友们少走弯路。
01三公四校,这么厉害?
还记得前两年,孩子才刚刚三四年级的时候,总想着,小升初不过是找一个离家近点的学校接着上学的事。
但后来,我渐渐就感觉不对劲了。
怎么邻居家的孩子天天跑去课外辅导,说是要备考三公;怎么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同事,天天在办公室里聊着哪些初中好升四校。
怎么个事啊?于是我就去搜寻资料,了解了什么是三公:
原来,所谓三公,即上海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它们是上海顶尖的三所公办学校。
一方面,它们拥有着超高性价比:有着可以和民办学校相媲美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收费的标准却只有公办学校的标准。
另一方面,它们有着强劲升学优势:不仅有免中考直升高中部的政策,部分学校还具备外语保送的资格。
原来如此,难怪周围家长都要孩子去备考三公。
那四校呢,他们分别是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它们是上海无比顶尖的高中,清北复交录取率高达40%以上,一本率接近100%。可以说一脚踏入四校,就是踏上了清北复交的黄金踏板。
那咋才好上四校呢?我查阅资料发现,找四校的嫡系初中上,就是上四校的最佳捷径:
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这么多初中,这谁选的出来?
反正我那会是选不出来,一边是满满光环但有压力的三公,一边是多多资源但充满竞争的四校,而且他们最后的高考成绩都是非常杰出:
那会真是连晚上做梦都在想:究竟咋选才能不耽误孩子的前途!
02、不管了,先卷再说!
上学确实简单,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上好学校那可不简单。
突然意识到这事,我的一下子就陷入了焦虑。
赶紧又是给孩子报奥数班,又是找专门的老师带孩子进行英语冲刺,连周末的一些兴趣课都停掉了。
结果,孩子在第一次做三公模拟题的时候,数学后面的大题全空着,哭着对我说不想学了。
03、先别不管,要卷对方向才行!
这下我清醒了,盲目地跟着别人瞎卷是没有结果的!这样既浪费钱,又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重要的是,咱先得搞清楚三公四校的真实招生要求,当时跑了好几个开放日,着重做了很多三公的笔记:
在这之后,我才明白,三公四校那不是谁好选谁的,而是哪个最适合孩子选谁!
所以后来,根据英语是孩子的强项,孩子的口语表达也很不错这点,再加上自己所在区的位置,我们家确定了最终方案:主冲浦外,辅摇华二系初中,最后利用本区优质的公办保底。
这样就算三公没考上,也好歹还有两次机会。
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好在最后,浦外面谈的时候,孩子凭借自己的英语实力和心里素质最终通过了考核。
04、思考抉择方法分享
当时最终方案确认之前,我和孩子主要是想了四个问题帮助抉择,也可以分享给家长朋友们:
一、孩子的英语和奥数到底吼不吼得住?
可以看到上面,三公的学校,尤其是上外和浦外,英语和奥数是比较关键的,若自家孩子英语以及奥数只是还算凑合,那选三公肯定是比较一般的,建议考虑四校更加的合适。
三公可以免掉中考这一环节,确是非常省心,但是相对来说如果孩子想要考别的高中的话,就会少了一次中考的实战机会。而且,三公的话,会绑定专业,一般是语言学为主。
而四校的话,升学路径以及专业的选择就会更加的灵活。
若是住在四校初中部更倾向要求的区,那录取的概率就很高,可以着重考虑一下。
但要是住的比较郊区,还是比较建议参加三公的全市招生,规避地理上的劣势。
若是有出国深造留学想法的,那三公就更合适。
但是更倾向于参加国内高考的话,那毋庸置疑还是四校了。
05、三公备考建议
我家孩子当时也是准备的晚,但好在临时抱佛脚考上了,但是对想从容准备的家长,我也是搜集了相关的笔记的:
结语:
现在回头总结当初的经验和教训,才发现,之前种种的崩溃与焦虑,都是对自己和孩子的自我较劲。
其实对于我们来,小升初没有绝对好的选择吗,有的只有合适的选择。
只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路,支持孩子,就是孩子们最好的上岸!
最后的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各位家长!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