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幼升小的非沪籍家长,这些你都准备好了吗?
2025.11.28 17 0

每年幼升小报名登记后,都会有很多家长,尤其是非沪籍的家长来咨询升学的事。有的问材料缺少该怎么补齐;有的是报完名后才开始考虑如果被统筹了该怎么办……总之各种情况,层出不穷。我们帮助过很多家长解决了问题,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比如说材料的事,有些材料是政策基本要求,如果不符合,那等于踩到了红线,关系再硬也没办法。
一、非沪籍家庭幼升小关键材料
二、核心政策解读
家长经常反映政策又长又官方,感觉有点看不懂,抓不到重点,所以冯老师就把非沪籍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单拿出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1、非沪籍上海幼升小入学门槛
居住证: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抓住关键词“父母一方”“有效期”。这个有效期是指要在整个报名阶段内都有效。此外还要注意,孩子也需要办理居住证!很多家长都只顾着办自己的,结果把孩子的给忘了。
社保:如上文所讲,社保要求父母一方在入学前一年内缴满6个月,不含补缴,不可断缴。或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入学当年6月30日)办妥本市灵活就业登记。
五年一户:这是租房和买二手房家庭的容易踩的雷区。“五年一户”指的是一个房子五年内只能有一个小孩进入对口小学(多孩家庭除外),所以升学前一定要核查所住房的学位近期内有没有被使用过。今年幼升小的时候我们这就有一个家长,房东骗她说学位没被占用,结果给小孩报名的时候发现三年内前被用了,给家长气得闹到了派出所。
2、非沪籍幼升小的跳板
前面一点讲的是基础是门槛要求,不满足就无法在上海正常升学,这一点讲的是跳板,是如何让孩子在上海幼升小进好学校。
上海的公办小学在录取的时候是有录取顺位的:

人户一致(户口和房产都在学区内的孩子)永远在第一档。而对于非沪籍的孩子,要想提升自己的录取顺位,主要是靠居住证120积分和房产。
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即便是这样排位也是比较靠后的,所以如果对口的是比较热门的公办小学,非沪籍的孩子就很容易被统筹。
三、幼升小时间轴
我把幼升小的流程拆解成了四个阶段,家长可以对照每个阶段,该做的核心任务是哪些,每年的具体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动,但这个大方向不会有什么变化。

四、非沪籍享受顶尖资源的快车道
该有家长问了,难道非沪籍就没有任何资格享受顶尖的教育资源了吗?
冯老师的答案是,有,但大部分只适合牛娃。
首先是民办学校摇号。只要非沪籍满足居住证和社保要求,都能去参与民办摇号,但是好的民办年年都超额摇号,你得接受会有失败的可能。而且民办学校的选择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学校太好,不仅中签率低,孩子也不一定受得了民办学校的强度。如果选择不太好的学校,那性价比可能还比不上对口公办。
其次是三公学校。上海有三所学校,上海实验学校、上外附中、上外浦外,会面向全市选拔学生,什么都不限制,只看学生实力。不过只有上海实验小学有小学部,非沪籍牛娃可以尝试去报考,一旦成功录取,未来升学基本上不愁了。
还有特殊公办摇号。上海有一些特殊学校虽是公办,但采取超额摇号录取的形式,比如上汇实验、交附闵行实验、上实嘉定等等,这些学校背靠名校,可享受名校资源,对于非沪籍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但这些学校限制很多,家长可以自己去看看它们的招生简章。
最后要说
我每天和那么多家长打交道,听得最多的就是家长的焦虑,深刻理解了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的䑛犊之情。
而现在,提前规划,准备好材料,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等待报名登记,就是每个家长力所能及的事。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归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