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下的浦东中考:仅18%市重率,近半学生无缘600分
2025.11.01 15 0

昨天在评论区看到的一条评论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

之前申校的中考战报已经写了近20所初中了,基本涵盖了除浦外的所有头部初中和今年第一届毕业的新校。也写了些民办校的情况。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市重率这部分数据了。那么正如这条评论一样,大家心里对于全区的平均市重率没有一个概念,所以今天我们先来详细说说浦东市重率的问题。
维度一:全区人数
25届浦东二模人数大概在2.9万人,但是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人选择去了外区,又有多少人从外区选择回浦东,有多少人是随迁不参与中考竞争,又有多少人出国等原因根本没有参加中考。我们估算一下,今年中考人数约2.85万人。这个人数包括了浦东学籍的学生到外区报名的人数和随迁的人数,因为我们想做的市重率是个大家可以平时用来衡量的数值。有了分母后,我们来研究一下各分数线上的占比。
维度二:全区700+比例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700+人数。全市今年全部700+人数为5477人,这个数字是可靠的。浦东约1100-1200人(我们估算)。那么就是4%的比例。因此之前我们分析的这些头部初中基本都在10%以上,是全区平均值的2.5倍。
维度三:全区市重率
其次我们来看看以高桥为标准的市重率,就是硬核市重率,只看分数到了没到的算法。全区672.5分以上我们推算为5200人左右,约18%。比闵行区略好些,但也真的是比较低。进北和建西平均有40%的学生能达到672.5分以上。是全区平均值的二倍多。
今年东昌分数线超过了高桥,但差距仅一分。选择高桥还是东昌在前,比例差不多。加上进才根林低于高桥了,建平筠溪和上中东都有所扩招。整体来看,估算高桥的比例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略有抬高。我们也可以观察之前发布的那些初中校高桥的达线比例,多数是微降的。
维度四:全区进才以上比例
然后我们来看进才高中的录取比例。由于人数增加且进才以上未扩招,因此这个比例明显比去年低。今年我们估算的进才(696.5分)以上人数在1500-1550人之间。占比5.4%左右。之前分析的一梯队公办初中能干到12%以上,也是全区平均水平2倍多。张集的27%简直神一般的存在。
维度五:全区周浦以上比例
看完了头部学生,我们来看看中部学生的情况。
以周浦为标准,654.5分以上的人数约8400人,占比接近30%。我们再来算个有趣的数字。从周浦到高桥之间大概每一分有180人,差一分差一操场有点夸大,但差一分确实就是一个交中的人数。
一梯队初中基本上周浦分数线以上占比在50-60%之间。大概是全区水平的接近2倍。
维度六:全区600分以下比例
再往下我们来看看600分以下的情况。基本对应就是香山以下的去向。全区有1.3万人考不到600分。占比约为45%。这个就是残酷的事实。浦东初中140多所,我们反复写到的也就不到30所。每次我们也都提到了600分以下人数问题,好的民办校能控制在20%,一梯队的公办初中也有25-30%的比例,但都大幅小于全区平均值。
以上数据均为我们测算的数据,而不是从计划数和分数线来分析的结果。是比较真实的数据,希望对后面几届毕业生评估自己学业水平有帮助。当然我们更希望有多一些的市重资源。毕竟后面几届的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浦东新区的人数增长非常快。如果仅靠扩招很难有所改变。外区有户口的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报名区,曲线救国还是非常有用的。
维度七:曲线救国值得吗?
我们为大家做了个有趣的对比,将浦东这四所市重的统一批分数线和其他15区到区分数线进行了排名,也就是如果跨到外区再通过名额到区考回来是否合算的问题?

结果非常清晰,除了黄浦考回建平不合算外,其他均合算。目测虹口和青浦最合算。当然这个数据不代表明年的情况,到区就是一种赌博。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