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学资讯 正文

长学制贯通≠取消中考!这两种路径才是关键入口!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前天,上海教育一纸文件官宣,于是这两天关于”上海取消中考“的消息不胫而走,各种标题党满天飞。

出于好奇,我们大家是否期盼取消中考做了调查,可以发现,有一大半的人对此都是表示支持的。
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又激动又焦虑的,激动的是以为孩子终于能从内卷中解脱,焦虑的是生怕一步踏错,就被新的规则甩下车。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眼下说的“免中考”,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不用考了,更不是“取消中考”。

“免中考”是什么?谁能免?

没错,从长远来看,“全员免中考”是大势所趋。为什么?因为孩子越来越少了。高中与大学那么多,学生少了,自然不用选拔,全部直升了。

但!这不是立刻发生的事。按照目前的风声,真要实现“全员免中考”,恐怕得等到现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中考那年——也就是大概率还要等8-10年之后。

所以,别一听“免中考”就以为中考马上要没了。眼下,它只是一个在小范围内开展的试点。

如果把中考比作一条所有人都得挤上去的高速公路,目前的“免中考”,只是给极少数车辆开了一条“超级VIP通道”。绝大多数人,还得在原来的高速上,老老实实地排队、加油、踩油门。

 1、“免中考”是什么?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官方的说法叫“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听着有点绕口,翻译过来就是:在部分学校里,选一小撮学生,从初中一路读到高中毕业,中间的中考环节就给“跳过”了。

 2、“免中考”谁能免?

听着很美,对吧?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
1)“试点”:先找几个地方试试水,看看效果。范围极小,影响面也极小。
2)“部分学校”: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个资格。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两类学校里。
3)“一小撮学生”:名额非常非常少。乐观估计,可能只占全市初中毕业生的10%左右。

对于我们眼前这批正在读小学、初中的孩子来说,中考,依然是那座必须翻越的大山。

“免中考”怎么免?

既然是“分步试点”,怎么免呢?主要有两条路可以走。

 1、“一贯制学校”内部直升:

这是目前最明确的路径。简单说,就是在一所初高中一体的“一贯制”学校里,从初中部选拔学生,组建“初高贯通班”,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

很多家长觉得这个政策来得突然,但敏锐的家长早就发现,上海的棋盘上,这两年早已落下了不少“贯通”的棋子。近几年的种种动作,无一不在为今天的“官宣”做铺垫。
新建十二年制学校:比如万众瞩目的交大闵行实验学校、临港的上海滴水湖学校。
“四校”系:华二系、复附系在各个区开疆拓土,旁边几乎都“配套”了一个实验学校。比如华二松江和华二松江实验,校长是同一个,关系不言而喻。
贯通班:复兴高级的“青苗计划”、市西的“3+9”贯通计划,都在探索初高中一体化培养的可能。

但名额极少,全市仅有10%的学生能享受到这个免试红利,平均到每个学校,十个八个班里也只有一到两个班。

对于目前90%的初中家庭来说,这件事在当下和你的关系,约等于“隔壁邻居中了彩票”,可以围观,可以羡慕,但别指望明天馅饼就砸自己头上。

官方的说法是,要想进贯通班,就要“自愿申请+摇号”。

看到“摇号”两个字,很多家长可能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拼运气吗?公平!

“贯通培养”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实验,是市里、区里都盯着的“样板工程”。这个实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未来的资源。

“摇号”更像是一层为了体现教育公平的“外衣”,而真正的核心,你懂的。

 2、教育集团的内部贯通 

很多顶尖高中,现在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庞大的“教育集团”。比如我们熟知的

“上中系”的上汇实验;

“华二系”的普华二、松华二;

“复附系”的复附徐汇、青浦兰生;

“交附系”的交附杨浦实验等等。

这些集团内的“龙头”高中,会像星探一样,到集团内的各个初中成员校去“掐尖”,挑选最好的苗子,组建自己的“贯通班”。

这条路的难度,显然比第一条要大得多。一个集团里可能有十几所、甚至几十所初中。这就好比一场大型选秀,几千个孩子争夺几十个名额,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这很容易造成集团内部的“旱涝不均”。牛校初中可能被选走好几个尖子生,而实力普通的初中,可能连一个名额都分不到。

过去的战场在“中考”,现在的战场,一部分转移到了“小升初”。

所以,想获得“贯通班”的入场券,你首先得进入那几所拥有“直升梯”的一贯制学校,或者实力强劲的教育集团内的“嫡系”初中。选择,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试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既然大面积“免中考”不现实,那教委发布这个的真正意图是什么?难道大部分学生真的享受不了一点红利?

否!

在《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词是“高质量”。

我们来看看文件里提到的其他重点:

  • 新建一批科学高中。

  • 深化与高校合作。
  • 加强STEM教育
  • 考试命题要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试题。

新建高中,扩大招生,落榜的人少了---利!特别利于普娃与学弱。

不过考试命题这块,大家一定要注意,翻译出来就是:更灵活了,更综合了,死记硬背没有用了。近几年学霸中考失手的原因大抵如此。

教育的这盘大棋,真正的棋眼在于:提升教育质量,迎接AI时代对人才的升级与洗礼。也同时应对生育率减少的挑战。

写在最后

“免中考”贯通培养,迟早会来,但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试点”和“补充”性质的存在。所以建议:

1. 90%的初中家庭,请继续抓好常规中考赛道,踏实努力,迎中考。

2. 对于想冲击10%的“免中考”赛道家庭,力取贯通通道,抓住时代红利,锁定高中名校。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提醒 | 高考报名今起信息确认!后续节点安排

2026年本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于2025年10月13日启动,采用网上报名、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网上付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时间安排,从今天起,将进入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阶段。|资格审核与信息...

上学资讯 2025.10.24 0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