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学制贯通≠取消中考!这两种路径才是关键入口!
2025.10.24 65 0



“免中考”是什么?谁能免?
没错,从长远来看,“全员免中考”是大势所趋。为什么?因为孩子越来越少了。高中与大学那么多,学生少了,自然不用选拔,全部直升了。

但!这不是立刻发生的事。按照目前的风声,真要实现“全员免中考”,恐怕得等到现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中考那年——也就是大概率还要等8-10年之后。
所以,别一听“免中考”就以为中考马上要没了。眼下,它只是一个在小范围内开展的试点。
如果把中考比作一条所有人都得挤上去的高速公路,目前的“免中考”,只是给极少数车辆开了一条“超级VIP通道”。绝大多数人,还得在原来的高速上,老老实实地排队、加油、踩油门。
1、“免中考”是什么?

2、“免中考”谁能免?
对于我们眼前这批正在读小学、初中的孩子来说,中考,依然是那座必须翻越的大山。
“免中考”怎么免?
1、“一贯制学校”内部直升:
这是目前最明确的路径。简单说,就是在一所初高中一体的“一贯制”学校里,从初中部选拔学生,组建“初高贯通班”,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


但名额极少,全市仅有10%的学生能享受到这个免试红利,平均到每个学校,十个八个班里也只有一到两个班。
对于目前90%的初中家庭来说,这件事在当下和你的关系,约等于“隔壁邻居中了彩票”,可以围观,可以羡慕,但别指望明天馅饼就砸自己头上。
官方的说法是,要想进贯通班,就要“自愿申请+摇号”。
看到“摇号”两个字,很多家长可能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拼运气吗?公平!
“贯通培养”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实验,是市里、区里都盯着的“样板工程”。这个实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未来的资源。
2、教育集团的内部贯通
很多顶尖高中,现在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庞大的“教育集团”。比如我们熟知的
“上中系”的上汇实验;
“华二系”的普华二、松华二;
“复附系”的复附徐汇、青浦兰生;
“交附系”的交附杨浦实验等等。

这些集团内的“龙头”高中,会像星探一样,到集团内的各个初中成员校去“掐尖”,挑选最好的苗子,组建自己的“贯通班”。
这条路的难度,显然比第一条要大得多。一个集团里可能有十几所、甚至几十所初中。这就好比一场大型选秀,几千个孩子争夺几十个名额,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这很容易造成集团内部的“旱涝不均”。牛校初中可能被选走好几个尖子生,而实力普通的初中,可能连一个名额都分不到。
过去的战场在“中考”,现在的战场,一部分转移到了“小升初”。
所以,想获得“贯通班”的入场券,你首先得进入那几所拥有“直升梯”的一贯制学校,或者实力强劲的教育集团内的“嫡系”初中。选择,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试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既然大面积“免中考”不现实,那教委发布这个的真正意图是什么?难道大部分学生真的享受不了一点红利?
否!
在《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词是“高质量”。
我们来看看文件里提到的其他重点:
新建一批科学高中。
深化与高校合作。 加强STEM教育 考试命题要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试题。
新建高中,扩大招生,落榜的人少了---利!特别利于普娃与学弱。
不过考试命题这块,大家一定要注意,翻译出来就是:更灵活了,更综合了,死记硬背没有用了。近几年学霸中考失手的原因大抵如此。
教育的这盘大棋,真正的棋眼在于:提升教育质量,迎接AI时代对人才的升级与洗礼。也同时应对生育率减少的挑战。
写在最后
“免中考”贯通培养,迟早会来,但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试点”和“补充”性质的存在。所以建议:
1. 90%的初中家庭,请继续抓好常规中考赛道,踏实努力,迎中考。
2. 对于想冲击10%的“免中考”赛道家庭,力取贯通通道,抓住时代红利,锁定高中名校。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