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析下上海小升初入学后分班类型大公开!
2025.10.09 40 0

小升初大门尘埃落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小门了,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小升初的分班类型。上海小升初分班类型大公开
1、蛇形分班
最常见的分班方法是蛇形分班,例如有5个班级,把孩子们按成绩依次1-2-3-4-5分别放入1班到5班这5个班级,然后6-7-8-9-10继续按每班一个的逻辑分别放入5班到1班这6个班级,类似S型(如下图),这样就是平均分班,每个班都有好中差的孩子,每个班水平相差不大、势均力敌。但一般也要进行分班考or拉取小学阶段成绩。这样的好处是,对于班级的整体层次甚至是老师的考核都较为公平,适合中等生培养,但尖子生相对吃亏。
2、掐尖分班
这个就是大家都理解的分班方法,通过smk或者fbk进入重点班/理科班,享受不一样的资源倾斜和进度难度。主流学校和假公办月月排名周周爽,一切都是大家想要的样子。有追求的普中菜中顶着压力也分好班,虽然生源相对弱一些,但是在中考新政加持下,校长们和家长们也都想拼一把,也是个好去处。而非主流民办和某些学区公办也想分班,最尴尬的就是容易面临举报,毕竟大家会觉得,同样花了这点民办学费/买了这个学区房,为什么会得到不公平待遇?非主流民办吸引来的都是想要摇号改命的但又不敢孤注一掷的,而此时学校又比较软弱,家长端话语权不足,于是乎非主流民办和某些学区公办只能暗暗分班或者直接躺平,所以跨不出这一步,确实很难成为主流学校。不过这样的分班并不会固定,在初中阶段(初二初三)部分学校还会存在分班的可能。
3、去尾分班
去尾分班大家应该比较陌生,也就是选择其中两个班作为好班,末尾30-40名的孩子只放入其他四个班,这两个班去掉末尾孩子,而其他的孩子依旧正常蛇形分入所有班级。这样就能使得分出来的没有年级靠后30-40名的孩子的班级相比其他班级平均分高一些,表面说不分好班,但实际考几次就能发现,这两个班级平均分一直你追我赶。那么这么设置的原因,一方面比较隐蔽(对外比较好交代),另一方面就是相对比较容易给这两个班级配备更好的资源,稍微快一点的节奏,等到各位反应过来都已经第一学期结束了。因此是否是这种分班方法,还是要多请教前辈中比较懂行的家长,不然普通家长依旧会告诉你,蛇形分班。
4、按级分班
按级分班,是指一个学校分了几个档次的班级。比如精英班、提高班、平行班这几类。很多学校是开口的,每学期期末排名后调整班级。但其实进进出出人数也不多,通常聚焦在各班级的前几名。这个非常考验学校,目前看到的是一些比较鸡血的想要晋升好学校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在玩这个。但确实学校压力很大,校长也很牛,顶的住这巨大压力。不过听说最好那个班的孩子们容易抑郁,哈哈,各有利弊,好处是这类学校校内还不至于很难,所以没有出事。不管怎样,重视分层的初中就是潜力型学校,比那些吃大锅饭的好太多了,也许你们学校就是下一个黑马。
5、师资分班
师资分班,言下之意就是每个班生源质量都差不多,但是会给某些班级匹配更好的师资和教案,可能是随机(生源相对较好的班),也可能是给特定人群,比如教师子女班、TZ班等等。也有可能普通人因为运气或者成绩好也误入了这种类型的班,那就要暗自庆幸了,只能自己判断。但正常学校的师资都是均匀分配的,都会优势互补,不会表现的太明显。希望能够遇到好老师,这是大家的诉求。
6、分层分班
以上1-5说的都是行政分班(即固定班级,不轻易流动或少量流动),而分层走班也是最近民办摇号后流行的概念,分ABCD层然后课后加餐或者干脆主课分层教学,这两种都有,但是后者容易管理混乱,所以大多都是课后加餐。但即便在ABCD分层走班的情况下,某校还是有学生TL,因此有些学校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要想分层也就头部民办会玩,其他有些三四流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持久。
小升初结局已定,大门紧闭,接下来都来准备小门之战吧,根据学校不同,考核内容也不同,一般来讲也就五年级校内拓展/小奥+六上/六下内容,不会太过激进,所以理科复习好这两块内容,文科有一定的积累量,成败在此一举。至于大家的对口学校是什么类型的分班,只能找高年级学长学姐聊一聊,这样比较准确。而不排除有很多学校比较简单粗暴,直接拉取小学排名,那么大概率都是蛇形分班,也没什么好纠结的,那就直接开启初中之旅吧,小学就是逗你玩儿,初中才是新的开始。最后,祝大家最后一步成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