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高考 正文

上海中考志愿填报逻辑及录取规则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和高考填报志愿相比,中考的志愿填报显然简单多了。魔都的中考志愿系统设计,只要搞清楚逻辑,基本不会有大偏差。中考说到底是区内PK,除了到区、到校偶尔可以捡到随机掉落的福袋,平行志愿就纯纯的按照分数录取,只要不填错就不会辜负每一分分数。

01、中考志愿填报逻辑

上海的中考填报顺序是:考试→估分填志愿公布分数→各志愿录取
估分是中考志愿填取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你不是太能确定自己考了多少分,更不知道同一届其他人拿了什么牌。
这一届发生过有娃自我感觉良好,数理答案模糊估,英语语文都往高里估,什么语文估135+,英语145+的分数都出来了,然而最后出分低了20-30分;当然也有娃生性谨慎,估分估低了10分,这都会对志愿选择产生影响。再说了,理科分数好估,毕竟答案是唯一的,文科估分就比较难了,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作文加起来分差5-10分也是可能的。但,好在中考录取有四个阶梯,一档接一档,主打一个不浪费分。
中考的志愿填选优先级是这样的:自招到区到校平行志愿,一旦前一个志愿被录取了,后面的志愿全部失效了。这就是为什么学长们都会劝你前面的志愿要“冲一冲”。
通俗点讲,自招就是给市重点学校的倾斜政策让他们可以在全市中学生中挑选自己满意的生源。自招志愿,每个学生可以填两个。
明面上,自招开启都是在中考后,事实上,好学校的自招号角,初二下学期已经吹响,按照学生程度一轮轮撩走:前一年11月(竞赛生上岸)、暑假、11月、一模后陆续敲定,次年的3-4月份再捞一波。
但,这些约定都是君子协议,自招协议的生效一定一定是在7.1正式签约后,才对双方才有真正的约束的意义。也就是说,在7.1之前,双方都可以赖账,做渣男渣女。
等到中考完再自招时,很大部分名额都已经互相确认过眼神,其他都属于补坑的、捡漏的。当然这两年实践下来6月底的自招也是有机会的。比如,学校希望通过6月底这两天的考试网罗一些沧海遗珠;比如,“海王牛蛙”手里握了好几个offer,却依然跟校方藕断丝连,等到7月1日才告知自己不去签署协议,这时校方颇为被动,要去填选报考了自招的学生中再补一个合适的。emm,估计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一个备胎库。
当然了,走自招路线的孩子都是各家学校的心尖尖,小升初那会儿就已锋芒毕露,有所端倪。孩子好,妈妈再加一点buff:规划好,消息灵通,自然在初升高的领域也能拔得头筹。

所以,自招拼的是娘的规划和娃的实力,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果。

image.png

02、到区志愿如何填写?

到区志愿是本区内所有学生均可以填,跨区考试的娃也可以填。虽然到区分配每个娃有一次机会,但架不住人多,徐汇2024年参与中考的人数就七千多人,纯纯的分子布朗运动了,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到区,可以说是整个志愿填选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换而言之,到区是有机率捡漏的,尤其是对于二三流的市重点,牛蛙看不上,普娃不敢填。但,这种捡漏完全没有规律可言,random模式,属于随机掉落的福袋。只不过,越“卷王”的区捡漏机率更低。
必须承认,到区是我最纠结时间最长的志愿,反反复复,上蹿下跳。就我娃的分数,大概率是普娃踩踏最严重的分数,外区可以偷鸡市重点,平行志愿大概率是区重。
怎么办?
首先,弄清楚自己的需求。
到区,你是想大概率偷到,还是就想着偷一把,不行的话平行志愿也能接受的那一种。这两种心态会导致你填写到区志愿的不同。前者需要跳一跳,搏一搏,后者可以维稳,选一个自己有把握的市重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你需要提前考虑到:因为一旦你到区走掉了,后面的到校、平行志愿全部作废了。我就遇到过有娃到区填了复兴,到校填了建平,考完后发现自己的分数到校和平行志愿都可以录到自己的第一志愿,但由于他到区已经被录掉了,所以他到校的建平就是个废志愿了。
其次,做好功课。

参考去年、前年的到区录取分数,看看是否有大小年?去年到区低的学校今年未必低,研究这家学校近期的排名状况,在本区热不热门?可以听各种专家直播的升学讲座,但一定要从自家娃,自家家庭出发实事求是分析。

晨启陪跑.jpg

比如,到区一定要填外区吗?
不一定。理论上同等级的市重点,外区的到区分数会比本区的要低,但到区讲究的就是一个“预期违背”,填的人多了分数线就高了。
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填本区。以徐汇区做例,上中投放给徐汇到区的名额是88个,平行志愿只有1个,所以去年,徐汇上中的到区分数线是比平行资源分数线要低。这时候,就可以填本区。
弄清楚了自己的赌性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
要不要填外区学校?
这需要综合家庭状况判断,取决于娃的水平、投放的名额数和家长的偏好等因素决定。就算你咨询1000个升学专家,最后作出决定的人都是娃和家长——
去郊区学校万一要陪读怎么办?学生和家长资源都能跟得上吗?培训班到哪里上?孩子能受得了这个苦吗?万一周中生病了怎么办?周末堵的时候开过去会不会太久?百转千绕的问题问自己,然后得出结论。

03、到校志愿怎么填?

到校,也是布朗运动,但因为参与人数略少,每个人可以填两个志愿,基本上不存在捡漏可能性。可以按照娃日常在学校的排名和中考考试的发挥填写。
到校志愿一开始推出时,每个娃只能填一个,很容易发生捡漏。前年发生由学校发生过650+捡漏上中的,所以从去年开始到校志愿从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一个变成了填写了两个。这样一来,低分捡漏的就少了。但,今年的到校也发生了低分进四校的情况,但这没啥能羡慕的,只能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名额到校”是不是指定的娃才能填写?
屁勒,招生计划白纸黑字写着不选择生源初中在籍读满3年的应届初三学生填报。
所以,到校志愿怎么填?
基本的逻辑还是按照娃平日的成绩和自己的个性来填写。比如我校名额到校有上中,有南模和位育,我娃学霸同学,他到校只填了上中,而放弃了南模和位育,因为他坚信自己平行志愿考南模没问题。唯愿这样的学霸同学多一点,看不上校内的渣志愿,让我们去捡个垃圾。
今年的实操是民办校的某些到校名额是可以捡漏的。
今年是民办校有到校名额的第一年,但可以看到有民办校到校名额的分数比公办校要低,主要集中在二三流的市重(偷鸡上中的不算,下文会说到!)。
比如徐汇南洋,市二(都是很好的学校,一点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在世外和华育的分数就不太高,因为最好的娃自招走了,到区走了,好一点的娃觉得自己平行志愿就能保底南洋市二,为啥到校环节就要走呢?
所以,到校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4、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最好填的了,基本无需纠结,按照去年录取分数从高往下填就对了。

image.png

有说平行志愿就像乘公交,分高的先选择自己心仪的车辆,车满后就关门。没错。
平行志愿更像一个幼儿园孩子分果果的游戏,小朋友按照小红花的多少(分数)排队,排在前面的有优先选择礼物的权力,老师的礼物就好比是高中学校,按照去年录取分数的高低排在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自己选礼物。每种礼物都有限额,选完了就没了,一般的小朋友都是按照分数高低来选礼物,但也有小朋友对某些礼物(学校)特别偏好,不按常理出牌,明明可以选更贵的礼物却偏偏只挑自己喜欢的。这就是平行志愿的逻辑,当你的分数到了,摆在你面前的可以选择礼物都是平等的,就看你选择哪个了。
这是平行志愿的逻辑: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只要你分数到了,你的志愿就是优先被安排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同分录取规则
第1位序,经公示享受同分优待的学生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计成绩,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第4位序,比较语文成绩,高者优先。
第5位序,比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成绩,高者优先。
平行志愿怎么填?
一般来说,15个平行志愿分“冲→平→保”三个区域,前五个志愿可以填得比自己估得略高点,中间志愿可以是自己估分的水准,最后3-5个志愿是用来保底的。

05、其他小建议

1、还是那句话,填报志愿一定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考的填报技术含量并不高,与其在直播间盲目地问“坐标xx,估分690,填哪个好”,还不如坐下来和伴侣、和娃好好分析一下自家的x和y。
自变量是:娃的水平,就读学校的到校名额,本年度到区的学校,家庭愿意娃付出的多少,家庭的赌性如何,愿意showhand上场吗?去当鸡头还是凤尾,凤尾的娃能不抑郁读三年吗?点点滴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过,然后做出合适你们的最佳选择。
以及,群策群力做出的决定一定一定要获得娃认可,即便最后出了点小意外,也请你们一起熬过去!而不是互相埋怨。
2、一定,一定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完各区发的招生计划,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大概率就赢过了90%以上的招生专家了。
今年徐汇的小蓝本翻开第一页就写了(徐汇)招生计划:2024年符合本区中招报名条件的初三学生约七千余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率预计约为98%。98%这个比例虽然包含了中职,但多少也是安慰了一众娘娘的心。但有个建议,这本书书里,平行志愿和到区志愿的学校排列能不能按照分数高低排列?不然看起来怪累的!

3、把前一年到区、到校、平行志愿录取分数做一个excel,然后一个个研究过来。

填报中考志愿的过程中,有点发疯:一会儿膨胀到精分,一会儿低到尘埃。总之,精神状况一如平时那般不稳定。

4、初二的家长就不要再纠结历史多少分了,虽然最后的总分差一分也可能落档,但语数外这三门,每一门150分,多抓点选择题、填空题,你历史上短缺的分就回来了!!!所以不要纠结了!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上海高考报名资格

考生参加2025年本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二)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三)上海市户籍在沪报考对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

中高考 2025.04.09 0 824

上海16区特色高中实力超全解析

上海16区特色高中实力超全解析

上海市特色高中,因参照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策办学标准,享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受到上海学生和家长关注。去年9月,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奉贤曙光中学...

中高考 2025.03.19 0 1866

浦东开启“中考大逃杀”时代

浦东开启“中考大逃杀”时代

24年,浦东仍身困“中考大逃杀”。这片被中央寄予厚望的热土,在教育资源上却紧张而局促:加上名额分配,24年也仅4453个市重名额。这意味...

中高考 2025.03.12 0 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