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升初 正文

2024年上海中小学教改,理科难度加大?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2024学年:

六、七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板材(按新课程方案课时要求实施);其余年级参照2023年课程计划实施(八年级不得突破34课时);

非九年制一贯制设置学科:

历史(七年级使用新教材),

地理 (六、七年级使用新教材),

科学(六年级使用新教材(七年级不再开设科学)),

生物学(七年级使用新教材),

物理、化学(八年级使用新材);

信息科技:六、七年级使用新编课程教学指南,六、七年级每周1课时,学业水平考试移至八年级(大年级已经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升至八年级时不再组织考试)

2025学年:

一、二、六、七、八年级使用新课程新教材(小学、初中滚动覆盖)

非九年一贯制设置学科:   

历史(七、八年级使用新教材),

科学(一、二、六年级使用新教材),

生物学(七、八年级使用新教材),

物理、化学(八、九年级使用新教材)   

信息科技(三、四、六、七、八年极使用新编课程教学指南)

晨启陪跑.jpg
教材改革到底是好是坏,网上许多人各执一词,整体来看,负面声音好像超过了正面声音,对于新事物大家抱有怀疑的态度也很正常,至于最后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今年9月份就正式开始使用新教材了,好与不好,大家都得去调整适应了。

以下是初中学段24教改后各年级各科目教材使用情况:

01初一和预初

初一和预初年级除初一历史外全部使用新教材。对于处于新初一和新预初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其实变化不太大。宏观层面上看,难度情况略增,顺序发生调整,整体内容变化不大。

由于预初和初一的学习内容主要还是小初衔接和初中课程的初步接触,所以一开始难度不会很大,再怎么调整也要考虑到孩子的适应能力,所以这一学段不用太担心教材变化的问题。况且后期也有时间供大家调整,所以家长们直接放宽心吧。

02初二

初二年级新增了化学科目,物理、化学科目使用新教材。对于今年马上初二的孩子来说,处于一个中间段,确实需要去调整适应,毕竟新教材和新科目会打乱学校和老师之前的教学计划,可能对教学体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实也没必要担忧,因为变化不是你一个人变,大家都变了,所以其实是可以看做又重新拉回到一个起点。

03新初三

教材改革对今年新初三年级的同学完全没影响,今年九月份的初三已经确定下来所有科目继续沿用旧版教材,所以就老老实实地按照之前的学习规划努力学起来就好了。

04教材改革看学科发展
物理

2024年上海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其实从近两年中考与一二模物理试卷中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命题也愈发呈现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定律、公式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而非简单的记忆背诵。这些变化反映出未来将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强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重视思维逻辑的培养,计算相反难度没有显著增加。
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设计理念,所以也可以看出此次教改是完全顺应以上方向的,同时也符合培育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近两年的试题中电学计算题的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了这一领域在考核中的重要性。九年级下学期物理课程的难度有所提升。这些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物理,改革的浪潮已经悄然来临。原有的教学内容顺序将有所调整,难度也将有所变化。同时,跨学科实践将成为新的趋势,紧跟高考改革的步伐。这样的变革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数学

数学并未大量增加新内容,主要的调整是章节顺序:新教材中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初三的函数和三角、统计和抽样、投影和视图等章节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修改。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数学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更高层次数学的大门。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倾向于将具有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知识谱系。相比原教材将函数与平面几何内容散布在四个学期相互穿插进行,新的知识布局更有利于学生既在同一类目下对学习内容掘进足够的广度与深度,又彼此交融树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这种强调知识前后紧密联系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着章节次序,也让部分知识点跨越学段回归到其应当处在的位置。

当然,尽管这些内容在学段之间的调整是合理的,但也会给今年小升初的新生带来部分教学内容跳跃与重复并存的痛点问题。

新教材或将全面破除此等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达“模板化解题”的桎梏思维的解题模式甚至在讲解数学方法时都要弱化名称而是突出对数学问题本源化的思考路径提倡创新,以免误导学生形成定势思维

新课改如同一股新的洋流,正推动着数学这门学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以上海为例,中考和高考的数学难度逐年攀升,这不仅是分数的较量,更是思维与能力的角逐。新教材在数与式、函数部分进行了优化,更加强调了几何和统计的重要性,空间观念与数据意识的培养成为了新的焦点。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上海学考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vsxue.com/1833.html

相关推荐

2025年上海热门民办双语学校盘点

2024年上海民办学校摇号热度依旧火爆,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静安区的民办小学全部摇号录取,且无调剂志愿名额;徐汇区、青浦区、长宁区、虹口区的民办初中全部摇号录取,也无调剂志愿名额。2025年择校要...

小升初 2025.04.11 0 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