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为什么被称为“教育天花板”
2025.07.21 593 0

聊到上海教育,绕不开的就是徐汇区。我对徐汇的印象始终只有一个词:强大。
它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上海教育的“天花板”,更有人戏称“徐一杨二”,足见徐汇在沪上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在我看来,徐汇之所以能稳居全市教育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实现了各个学段的资源密集、均衡发展。
公办与民办学校都极具竞争力,小学、初中、高中环环相扣,几乎找不到一所“弱校”。
近三年,虽然中小学总量略有波动,但整体格局依然稳定。我们不妨具体看看徐汇区小学、初中、高中的资源情况:
小学:
截至2024年,徐汇区共有小学47所,其中公办43所、民办4所 。
徐汇公办小学中以“四大公办”最为知名(如建襄小学、高安路一小、向阳小学、汇师小学等),生源质量高。
民办小学有盛大花园、世外、逸夫、爱菊“四大民办”,历年来招生火爆。
这些顶尖小学通常拥有多个校区、较大办学规模,例如高安路第一小学在校生约1800人 。近年部分小学因生源变化略有缩招,但总体规模仍保持全市领先 。
初中:
徐汇区现有初中33所,其中公办27所、民办6所 。公办初中实行对口入学与划片派位相结合,优质初中广布全区。
民办初中虽仅6所,但实力强劲,如华育中学、世外中学、西南模范、西南位育等被公认为上海顶尖初中。
徐汇民办初中长期保持优异升学成绩:头部民办校的市重点高中录取率常年90%以上。
例如,华育中学(上海中学初中部)连续多年中考成绩全市第一,每年四校录取率超50%,市重点录取率达90%+。
公办初中方面,园南中学、徐教院附校等近年中考成绩亦居全市公办前列,部分公办校通过九年一贯制等模式提升了升学表现。
高中:
徐汇区普通高中资源丰富且层次清晰。全区共有普通高中17所(含16所公办、1所民办),其中市重点高中5所、市特色高中1所、区重点高中4所,其余为普通高中 。
徐汇区拥有上海“四校”之一的上海中学,以及“四校”分校复旦附中徐汇校区(2023年新开办) 。
“八大”名校之一的南洋模范中学也坐落于徐汇,此外市二中学(梅陇校区)、位育中学等老牌市重点汇聚于此 。
区内高中梯队完整:顶尖学生直攻四校/分校,其次有南模等八大名校,再有位育、市二、南洋(市二初中部)等市重点供选择 ;同时徐汇中学、西南位育中学等区重点的高考成绩并不亚于部分市重点 。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位育中学是徐汇唯一的民办高中,办学规模大(三个校区、84个班级),近年一本率达到75%–85%。
下表汇总了徐汇区近年学校数量及类型分布:
初中升学(中考出口)
我一直认为徐汇区的教育实力是“硬核”的。
这种底气不仅体现在扎实的基础教育上,更反映在升学出口的优异表现上。
在中考阶段,徐汇的学生整体升入市重点高中的比例稳居全市前列,尤其“四校”录取率更是突出。这当然离不开位于区内的上海中学,凭借充裕的招生名额,每年帮助徐汇考入“四校”的学生数量长期名列全市前茅。
另外,我也注意到徐汇多所初中善于利用名额分配和自主招生的机会,直接向“四校”输送大批优秀学生,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确实让人羡慕。
分学校来看,民办初中堪称徐汇升学的“尖刀连”。
例如,华育中学每年有一半以上毕业生考入“四校”,通过中考或自主招生进入上海中学的人数约占全年级一半,市重点录取率长期保持90%以上。
世外中学由于部分学生选择国际课程,高中去向更为多元,但仍有相当比例毕业生进入市重点高中 。
西南模范中学(民办转制)强调裸考实力,中考成绩稳健,每年**约70%**毕业生升入市重点高中 。
西南位育中学(民办)实行直升+中考并行机制,也稳定向四校八大等名校输送大批学生 。
整体而言,徐汇民办初中升学率领先全市:头部民办校市重点升学率超过九成 ,堪称“进了徐汇民办初中,等于半只脚踏进重点高中”。
公办初中方面,徐汇区各校同样表现不俗。
对口直升政策下,不少公办初中与区内优秀小学紧密衔接,生源质量较高。如徐汇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园南中学等近年中考成绩持续提升,稳居全市公办校前列 。
部分公办初中借力集团化办学提升竞争力,例如徐汇中学初中部依托百年名校品牌,开设科创特色班,近年来中考市重点升学率约40%。
总体来看,徐汇区初升高出口优异:每年约有六成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市重点高中,大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本区的上海中学、南模、位育等区内重点高中,另有不少尖子生通过自招等渠道升入区外顶尖高中(如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等)。
徐汇区在初中升学阶段的头部名额录取率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即使在名额分配新政下综合得分仍名列全市第一
高中升学(高考出口)
我发现徐汇区的重点高中在高考出口上的表现堪称亮眼,甚至可以用“豪横”来形容。
本科上线率几乎达到100%,进入“双一流”名校的比例更是长期居高不下。在徐汇的重点高中里,大部分一本录取率稳稳地在50%–90%的高位,顶尖学校甚至能达到接近满分的水平。
接下来,我就用具体数据带你感受一下徐汇区主要几所市重点高中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
上海中学(市教委直属“四校”之首):
作为全市顶尖高中,上中每年约99%毕业生达到一本线,80%以上学生考入985工程高校 。
升学“含金量”极高——清华、北大每年录取约50人,折合全年级近15%;若加上复旦、交大,考入这四所顶尖名校的人数比例超过70%。
上中的理科实验班、科技班等在竞赛中成绩斐然,大批学生通过强基计划、综评提前锁定名校资格。
南洋模范中学(市重点,“八大”名校之一):
南模以理科见长,科创、竞赛实力雄厚。近年南模对外公布的一本率稳定在88%以上,985大学录取率则超过60%。
每年有数十名南模学子通过复旦和交大的综评录取,人数常年稳居全市前五 ;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也保持在两位数。
南模管乐团、社团活动出色,综合培养下学生升学去向以“双一流”高校为主,文理兼备。
位育中学(市重点):
作为老牌市重点,位育中学近年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高考一本率在75%左右(有年份达到80%以上),综合本科率接近100%。
位育的特色之一是开设IB国际课程班,许多IB毕业生被全球前50名校录取 。
但在国内高考升学上,位育也保持了本科率、一本率双高的优异成绩,每年有大批学生考入985、211院校。
上海市第二中学(市重点):
市二中学是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在徐汇设有梅陇校区作为理科创新基地。
市二近年高考一本率约65%,理科优势突出,不少学生进入复旦、同济等本地名校。
其梅陇理科班每年都有相当比例考取“C9”高校。市二的人文社科见长,外语、化学学科曾是传统强项,综合升学表现稳健。
徐汇中学(市特色高中,区重点):
徐汇中学以“科创+艺术”双特色著称,既有理工实验班也有艺术特色班。理工方向学生一本率超60%,多升入985/211理工科院校;艺术班学生则屡创佳绩,常有考生被中央美院、上戏等顶尖艺校录取 。
作为区重点,徐汇中学的整体本科率在90%左右,部分顶尖学生通过科创特长保送至上海交大等名校 。
西南位育中学(民办,区重点):
西南位育虽为民办完全中学,但高考表现可媲美重点。
其近年一本率约50%,本科率几乎100%,约20%的毕业生选择海外知名大学深造 。西南位育小班化教学、双语融合课程下,不仅有学生考入复旦、交大等国内名校,也有不少通过国际课程进入世界前100高校 。
学校文理发展均衡,近几年文科本科上线率甚至反超理科,在徐汇区普通高中中独树一帜 。
必须承认:徐汇区重点高中的升学表现,确实有种让人“羡慕到嫉妒”的强大。
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这些顶尖高校,每年在徐汇重点高中录取的学生轻松过百,仅上海中学和南模这两所学校,每年被清北录取的就接近60人。
徐汇区重点高中的985高校录取率普遍突破50%,某些学校甚至能稳定超过80%,而211高校录取几乎成为标配,“本科兜底”早已成现实。
甚至连区内一些区重点和特色高中,近年来也频频出现清北、C9高校的录取案例,本科上线率更是接近100%。
徐汇教育的这种“稳稳的强”,确实让人不得不服气。
近三年趋势变化
2022–2024年间,徐汇区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数据呈现出明显的“稳中有变”格局。
一方面,受适龄人口结构影响,小学阶段的招生规模逐渐缩减,近四年来不少小学的招生班级数明显减少。
然而,初中却面临了越来越激烈的入学竞争——招生规模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攀升,“小升初”成了家长圈里最焦虑的话题之一。
徐汇区也在积极应对,比如上海小学通过校区合并壮大规模,2024年宋庆龄学校附属徐汇实验小学和位育附属徐汇科技实验中学相继成立,释放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积极信号。
另一方面,高中阶段新增的优质资源令人眼前一亮。2023年落户的复旦附中徐汇分校,以首年招生录取分数直接超过南模的表现强势登场,成为区内新的教育增长点。
从升学表现来看,徐汇的各所重点高中持续稳步提升,即便新高考改革曾让南模在2017年一度“跌了一跤”,但从2018年起迅速调整回来,清北录取率和一本率这三年重新回到全市前列。
整体而言,徐汇区重点高中在一本和名校录取率上不仅保持稳定,还在持续走高,名额分配新政下仍保持明显领先。
我个人认为,随着徐汇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强者恒强”的局面还会继续巩固,未来几年,徐汇区的教育优势依旧难以被超越。
如果这篇徐汇区教育格局深度解析对你有所启发,欢迎扫码添加我的微信。
无论你正在为孩子择校、小升初衔接,还是规划中高考升学路径,我都会基于最新政策与一线案例,为你量身定制最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