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家长转学最想转进哪个区?
2025.11.23 13 0

来我们这咨询转学的家长最常遇见的情况是,家长想给孩子转学,结果连续问了很多学校,学校都说没有空余学额。或者听说转学窗口要开了,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准备各种材料,最终因一些小细节,遗憾错过。
冯老师一直都在强调,转学不该是临时起意,而是该认真规划、长期打算的一件事。
每年都有很多家庭因为家长工作变动、外省返沪或者想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选择给孩子转学,但是他们又不太了解各区和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在上海,各区的教育资源差异极大,光是选区、选学校就是一件耗费心神的大工程。
所以冯老师今天就结合历来家长的经历,来跟大家唠一唠,看看其他家长在转学的时候比较关注哪些点?又比较青睐哪些区?
01、家长选区最关注哪些方面?
1、转学难度
热门区的热门校一定是没有名额的,而且转学要求也非常严格。
就拿徐汇区来说,徐汇区区内是明令禁止转学的。如果是跨区转学,沪籍学生想转入徐汇区,必须满足户籍随家长在本市内跨区迁移至徐汇区,且学生与户主之间为直系亲属关系这一条件。而非本沪籍学生,要在徐汇区有房产,居住证需要满一年,房产证地址和居住证地址一致,对于高中学生,则要求居住证在徐汇区满3年且积分达标。转学安排则由教育局统一办理,区域内统筹安排。因此被称为转学最难区。
2、中考竞争情况
其实有很多家长比较重视各区升学情况,冯老师之前也整理过各区四校八大、市重、区重、普高录取率。
不过看这个表前,首先要知道孩子成绩处于什么水平,通常来说,黄浦、静安、长宁比较适合普娃,能够无痛升学,但对牛娃来说,却是“人间修罗场”,尤其是静安,因为区内最好的高中就是市西中学了,和其它区的顶流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区内的牛娃,就要为了那几个顶级高中的到区名额打得头破血流。
所以说,选区也是一门学问,不是说哪个区教育资源好,把孩子送进去就完事了。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考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
3、区教育风格
当然啦,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孩子上学是为了考试,大家的教育目标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家长就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希望学校能够有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像黄浦、静安、长宁、虹口,这些区主打快乐教育,就很适合这类家长。
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学业,那徐汇、杨浦、浦东学校在教学上抓得比较紧,学习氛围较为浓厚,就很适合这类家庭。
闵行和普陀的话,就比较鸡血。

4、生活成本
转学上考虑最多的成本应该就是学区房成本和通勤距离成本,因为很多区转学都要求在家长在本区有房产,房价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清楚。而时间成本,则是考虑到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期,如果上学通勤距离较长,对于身心都是巨大的损耗,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本来上学就累,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不值当。

02、哪些区最受家长欢迎?
对于追求快乐教育的家庭来说,黄浦、静安、长宁、虹口是首选。
之前有一个静安家长,想将孩子从外省接回来上学,再犹豫了很久后,还是留在了静安本区。她说她了解小孩不是学习的料,不如就顺其自然成长,让孩子有个快乐童年,以后送她出国。听说她小孩所在的学校每天半小时就能完成作业,每周都有各种社团活动,什么非遗手工、国画、乐器、羽毛球等等都有。
对于想要教育资源丰富的家长来说,徐汇、杨浦则是被选择最多的。
徐汇区是公认的教育资源天花板,小初高名校资源丰富,各层次学校分布均衡。而杨浦区内有复旦、同济、上海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这些大学就像一颗颗粗壮的大树,根系不断延伸,在区内遍布支脉,作为这些高校旗下院校,自然能享受到这些高校资源。
而闵行和浦东两个教育大区,教育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就是发展不太均衡,好的极好,差的极差。不过浦东吸引了很多新上海人落户,所以很多家长是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转到浦东。

(图源官方公众号)
至于像宝山、嘉定、奉贤等郊区的学校,如果不是原住民,或者因特殊情况,很少有人想为了孩子上学而转到这些区。
03、转学注意事项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比如转学要注意时间窗口,一年只有寒暑假里的某段时间可以申请,错过了没有任何补救机会;
比如转学有很多条件限制:起始年级第一学期和毕业年级第二学期不允许转学、同区或者同街道不允许转学、学期中途不允许转学、留校处分期不允许转学、民办学校不接受转学等等,这都需要去看各区的转学细则。
对于非沪籍的家庭来说,房产证、居住证积分、累积6个月社保证明等等很重要。
总之呢,无论是想转到哪个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所以适配最重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