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小升初怎么选学校 小升初择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23.10.17 650 0

在上海,每年升学季,参与其中的家长无不感叹其中的心酸,沪籍家长愁入户年限、房产、人户分离、统筹;非沪籍家长愁居住证、积分、上海户口、调剂。还要综合考虑选择公办还是民办,往往报名几分钟,背后却需要家长们的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充分准备。
2023年升学已尘埃落定,对于明年将要进入初中的孩子和家长来说,一切已经拉开帷幕。新政以前,孩子成绩好,还可以拼一拼民办,不行再回来上对口公办;而无意民办的,可以直接对口上公办,选择方式直截了当。新政施行后,摇号让进入民办学校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公办学校也不再是上不了民办的退路。
而传说中的“三公”学校也成了家长与孩子们唯一多出来的机会,但每年竞争之激烈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若没有扎实的能力水平,没有优秀的报名“简历”,是很难收到“三公”学校面单的。
“三公”学校上海实验学校、上外附中、上外浦外是上海家长圈中广为流传的“神仙学校”。他们面向上海全市招生,并且不占公办对口和民办摇号名额,其次,三所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可以直升高中,不需要参加中考!所以,“三公”对上海家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3所学校的地位不用多做介绍,直接给大家划重点:
01、上外扩招40人,23年招生240人,加上东校120人,共360人。上实和上外浦外招生人数和2022年相同。上实初中部招生140名,上外浦外招生350人。
02、三所学校都是4月10日开始登记。
03、三所学校都是4月22日评估。
23年三公的招生依旧火爆,在评估当天还上演了一出“抢人大战”的戏码。
而且中考政策经常大变动,今年7月28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2019年印发的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从15门调整为14门,社会不再作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信息科技、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调整为开设年级最后一学期期末,随教随考随清;
历史科目统一考试时间调整为九年级第二学期6月中下旬,自2023学年9月起就读的七年级开始实行。2023年9月就读的八、九年级的学生仍按原办法执行;
各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只能参加1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除外)。学生可参加2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成绩计分。
综合测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包括物理试题、化学试题以及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另设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科分场进行,时间均为15分钟。
总之,在上海想要进入心仪且优质的学校,可以说“难于上青天”!随着新中考政策的落地,升学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进入民办是不是就不能参与中考的名额分配?如果摇号失败,是不是真的一定会被统筹去垫底的公办学校?
若是家长您想吃透政策、合理规划升学路,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学校,可以联系冯老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