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丘班、SMK上岸的家长,可以另寻出路了……
2025.11.20 27 0

前一段时间和某位家长聊天,她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非常的优秀: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英语,小学开始补奥数,奥数拿过多项市级奖项,英语KET、PET高分通过。她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冲丘班或者通过SMK上岸。
结果今年都这个时间点了,丘班迟迟没有动静,各校的SMK也没有什么明确消息。她每天都焦虑不已,睁开俩眼就是刷手机,刷xhs,刷之前加的各种群,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消息。中间还因为“病急乱投医”,差点被黑中介骗。
她跟我讲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的焦虑,辛辛苦苦准备了那么久,就为了今年的小升初,结果现在这样耗着。
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心情。毕竟丘班、SMK确实是上海牛娃这几年最热门的选择,一个免中考升名校,一个进牛班享硬核资源。要是谁家的孩子的孩子进了这类班,家长恨不得敲锣打鼓,广而告之。
可今年也确实情况特殊,深圳、武汉丘班风波后,上海这边的丘班也按下了暂停键,SMK也因为上面收紧管控而不敢轻易冒头,往年局部沸腾的秋季升学市场,在今年突然就整个进入了寒冬。
上面这位家长的情况在今年并不是个例,而是在牛娃家长圈存在的普遍现象。很多家长都被这个突发情况打得措手不及,一下子没了方向。
今天冯老师主要就是想讲讲,在上海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实呢,除了丘班和SMK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升学路径可供牛娃选择。
一、公办特色校/特色班
其实并不是成绩好的我们才叫牛娃,大部分牛娃他都是有些比较突出的天赋,就比如我们这之前来了一位家长,带着他九岁的儿子,小孩子非常非常聪明,就是成绩一般,不过他数学很好,还喜欢编程,最后进入了一个“理科+科创”的特色学校,听说班里数学老师很喜欢他,经常推荐他去参加各种比赛,现在拥有一大堆奖项,学习热情更积极了。
其实很多公办初中都有特色班,比如浦东新区张集中学的理科创新班、进才北的科技创新班;徐汇徐教院附中的理科班和英语班;杨浦复旦二附的理科班、铁岭中学的科技班等等,家长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学校班级,争取通过合理的升学规划进入学校,再认真准备入校后的分班考。

二、民办摇号
还有很多学校,虽然没有分班考,但是会根据孩子的成绩和特长实行分层教学,牛娃照样能享受到与之实力相匹配的培养强度,这种情况在民办学校里最为常见。
我朋友的一个小孩摇号进了浦东的欣竹中学,听说欣竹会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过只按数学和英语分层,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大调,前50%进A层、后50%进B层,还有36人的培优班和补缺班。朋友小孩是个数学牛娃,一直在A层,也进了培优班,现在数学更是强的可怕,数学考试经常拿满分。

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英语很好,就通过摇号进入了某个民办学校的双语融合班,上课都是双语教学,学校还提供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的项目,现在孩子的英语贼溜,口语和英语母语者不相上下。
三、三公学校
三公学校是指上海市实验学校(上实)、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外浦外)这三所学校。因其独特的学制和升学优势而被沪上家长称为“神仙学校”。

虽然都是公办学校,但拥有“招生特权”,能够在全市范围内通过考试公开选拔学生,没有区域或户籍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报考。注意!它和SMK可不一样,SMK见不得光,而三公的考试是官方许可的,一般不会突然发生变故,非常稳妥。
三公每年在4月份左右开始报名初审,录取流程包括网申、初审、面谈和正式录取。
不过报名的门槛低,也就意味着报名的考生非常多,竞争相当激烈。
冯老师这里想多提一嘴,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上外附中这两年的竞赛成绩,实在是太抢眼了。出彩的实力背后,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上外附中学生的实力强劲,更是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持和重视。能把培养学生特长放在第一位的学校,永远不可能差。所以冯老师预测明年的上外附中或许会成为三公热度之首。
四、特殊公办摇号
上海的公办学校一般都是对口入学,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特殊公办。现在上海已经有9所正在办学中的特殊公办了。

特殊公办特殊在它们采取超额摇号录取。虽然这些学校招生又少,还有各种限制条件,但因是名校嫡系,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家长前去报名,年年触发超额摇号。
想要报名一定要提前看学校招生简章,看看自己是否满足条件。
虽然提供了这么多升学路径,但我可不是说让你们放弃SMK的意思,该投简历还是要投起来,说不定学校也会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捞人。但要警惕黑中介,正经的SMK人家是真的想要优质生源才搞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但如果真的是错过了这些捷径,也希望家长不要灰心,没有白费的努力,你的付出不一定会在成绩上有所回馈,但会在孩子的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不钻牛角尖,就会条条大路通罗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