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学资讯 正文

望眼欲穿的SMK,接二连三的丘班风波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上海小升初,就会发现今年的SMK比往年来得要晚很多。

去年秋,上海的SMK是从邱班开始的,9月28日H2Q打响第一枪,紧接着H8、SBL多场考试包圆了整个国庆假期。
而今年,牛娃们望眼欲穿,除了机构内测和假SMK,什么都没有等到。

这一切跟之前的“丘班风波”有很大关系。

今年8月,清华求真发布一篇文章,对领军计划和邱少班进行了解读和澄清。
紧接着9月,深圳全面取消分班,深中顶着“丘少班”的名头也没能躲过。
接连的风波既有前情,又有后续,今天我们花点时间聊一聊。
一切还要从3月说起,武汉华师一附丘少班发布了2025年招生简章,最初的版本写明“面向湖北省招生”,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要知道2024年的时候,它还只是“面向武汉市(包含新城区)招生”,现在扩大范围全省“掐尖”,立刻遭到各地教育系统的反对。
襄阳市教育局率先出台“双取消”政策:参与丘班考试的学生,取消本地优质初中录取资格;若高考失利,禁止返回襄阳重点高中复读。随后黄冈、十堰等地也推出类似政策,试图切断学生退路,阻止优质生源外流。
事件影响越来越大,引发一系列社会舆论。地方教育系统的担忧不无道理,2024年华师一附通过“专县生”项目已经在各地掠夺了一批“尖子生”,地方高中清北录取人数直接腰斩。
虽然华师一附有丘班光环,但地方教育也有政策支持。今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通知》明确写明:数学、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要坚持不掐尖、重培养,原则上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
支持还是禁止,关键就在一个字,“拔”尖还是“掐”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华师一附是否掐尖暂且不说,邱少班实质上与初中招生绑定,突破招生范围,这也是不对的。
为了澄清邱少班的问题,清华求真8月发布推文,特别说明:全国各中学所设立的“丘成桐少年班”与求真书院“数学领军计划”的招生工作无任何关联。
推文里还提到了邱少班选拔和奥数的关系,说:我们关注到,中学阶段数学人才培养存在过度依赖奥数的现象,尤其是离不开培训机构和教练的参与……(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今天咱们先不讲)
一边是丘班拔尖人才贯通,一边是义务教育禁止掐尖,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拔尖和掐尖有什么区别?教育公平和拔尖人才培养又如何平衡?
9月,深圳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化改革,核心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班和掐尖招生政策。最初,我们以为丘班会有例外,谁知开学后,深中丘“3+2”班型直接取消,已经录取的点招学生也被退回。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9月2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写明: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
一系列政策下来,我们不得不回头看看前面的两个问题。

1、拔尖和掐尖有什么区别?

拔尖是对人才的创新发现,轻选拔,重培养;掐尖是对生源的掠夺,重选拔,零和博弈。
认识到差别,再组织SMK时就要掂量掂量了。实际执行的时候,有些所谓的拔尖,它看着像掐尖、听着像掐尖、闻着也像掐尖,那它就是掐尖,系统内就会有反对的声音。

2、教育公平与拔尖人才培养如何平衡?

我们的学校大部分是普校,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普娃,教育公平肯定是第一位的。
但我不赞成一边倒的支持一方,虽然现在有诸多问题,但事务发展总需要一个过程,不成熟和不规范需要在探索中修正,一刀切,顾此失彼都不是好办法,应该允许两条线同时存在,在制度创新中找到平衡点。
未来,丘班和理科班的选拔还会继续,形势也会有新变化。
现在SMK江湖暗流涌动,大家都在观望,谁敢第一个浮出水面?这才是问题。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