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招几年级开始准备,学哪些内容
2025.02.23 2468 0


不要只看图,容易断章取义,下面几个自问自答也一起看看。
1、自招一轮与统考一轮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选择自招学习的同学应该是校内学有余力的,可以支撑更快进度与适当超纲拓展的学习。由此,反过来也会对校内的压轴类、拓展类题目进行反哺。那么,自招一轮的绝对难度真的很高吗?一般校外的自招一轮绝对难度都并不高(但进度快了,其实难度也就跟着提高了),这点与一线学校重点班的教学逻辑不同。对于某个知识点,校内更像是一次性学难度1、2、3,而校外往往是一轮学难度1、2,二轮再学3、4。这种节奏和安排,校外才能更好地为校内做补充,而不是取代。
选择统考学习的同学应该是校内有压力的,没有办法支撑更快的进度与拓展学习,那么就应该专注校内的学习,如果想在未来的中考中取得高分,那么应该做好持续攻坚校内重难点及压轴题的准备。所以比较合适的学习节奏应该是:寒暑假超前学习一点,学期中同步校内专注重难点及压轴题的训练,在八年级时适当加快进度,能够在九年级以前完成初中内容的学习就很不错了。
2、可以更早开始自招路线吗?
必要性也不大!更早开始便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已经达到更高水平,那应该走竞赛路线,而非自招路线。
见过一些小学生,很早就开始了初中普通数学的学习。这本不可厚非,但如果只是学习一些皮毛知识,没有意义。
3、可以稍晚开始自招路线吗?
可以。晚几个月也足以保障后续的学习流程,我们提供的这份计划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中途的“放慢脚步”甚至“暂停”。
4、一遍学习,吸收率80%就够了?
是的,够了。这点与绝大多数人所接触的统考体系是不同的。在统考领域,我们非常强调学习的极致扎实,因为它的考纲、考点乃至题型都非常固定,相对来说也简单不少。所以要考到高分,就得面面俱到。
而自招类的学习逻辑明显不同。考纲、考点都更广阔,这类考试对于“高分”的要求明显降低,所以常常75分就被录取了。所以,这类考生(竞赛类更明显)再回头看自己曾经的学习,发现有很多漏洞,而这对于中高考领域的优等生,不大可能发生。
所以,选择这类学业路线学习的家长不必因为一些小的漏洞(而非知识体系的缺漏),比如某道题不会做的情形而焦虑。小奥也是如此,初高中竞赛更是如此。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