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中考下幼升小、小升初究竟该如何择校?
2024.05.25 960 0

前天冯老师分享了新中考政策之后择校思路,家里家长都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大概分为 3 派:
既然可以名额分配了,那么没必要像以前一样买学区房,拼摇号等一定要进入好的学校,在菜中也是有机会的,可能竞争会更小一些?
还有的说,虽然名额分配了,实际和以前差异不大,换汤不换药?
而另一类更多的是陷于迷茫,不清楚该如何决策,之前想好的一些规划,现在也比较疑惑,到底是否要坚持,到底如何是好。
今天冯老师就来聊一聊新的政策下如何做升学择校的思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择校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一起想一想大家费尽心思择校是为了什么,其实并不是说当前读一个好一点的小学,读一个好初中,好高中。其实这些都是打基础,做铺垫,我们的终极目标肯定都是读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前期如何,最后还是要看你上了什么大学,等你考上了知名大学,那就是厉害,可没人关心你小学中学高中上的是什么学校。
我们的目标是上好的大学,国内好的大学其实无外乎 985211 双一流这些了。而我们再看而这些学校在上海的招生大部分来自于哪里,同时也可以从各个学校的一本录取率看出,哪些学校的学生考进好大学更多。
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优质高中一本录取率非常高,比如说四校八大曹二进财等等。所以要想大概率的考好大学,首先要保证进入这些优质的高中。
二、新中考后菜中是不是更有利
在中考改革后,优质高中 65%的名额给了名额分配这一块,把这些优质高中的名额分配到各区各校。这个校就包含所有不筛选生源的学校。
那其实可能会包含已经开始摇号的民办学校。目前民办学校还不行,这个需要过两年开始印证。
这个时候就有家长很容易误解或者说被一些机构误导会认为那既然普通的初衷或者说菜中也有名额,那何必去头部的初中去和学霸们竞争呢?
那在初中,在菜中做一个鸡头,也能通过名额分配到优质高中。那我是不是可以去选择一所菜中了?首先菜中虽然能分到名额,但是不一定就轮到你,因为菜中分到的名额必然很少,如果不是年级前几名也很难拿到这个名额,其次 这里有一个最低的分数线和综合考察的。名额分配不像自招是 1:1 的投档,而是根据中考成绩按照 1:2 来投档,还存在一个不确定性,需要高中给出 50 分的“综合考查” 分数,才能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 菜中有一个来自 八大高中的分配名额,那 10 个孩子填报了志愿,那么这 10 个孩子中只有中考成绩过了分数线的前两名才能参加八大高中的综合考察。
如果这 10 个孩子成绩都不过关,或者说前两名的综合能力都没有得到 八大高中的认可,那有再多的名额其实也是白白浪费的。所以你即使在菜中排名前列,也不一定就能拿到这个名额。
最后假设你是在菜中拿到了这个名额,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考好大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进入好高中而选择一所菜中,导致孩子初中三年的基础没有打牢,那即便通过名额分配进入了优质高中,也会出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成绩下降。那在高考的过程中就没办法去考一个好大学了。
三、升学择校思路
那搞清楚以上的要点,我们再来分类看该怎么做选择。
1、如果你们家对口的初中,往年升四校八大和市重点区重点的数据都不错,那没有那其实没有太大必要去冒险摇民办。
2、如果对口的小学初中都属于比较中等初中,往年进入四校八大市重点区,重点的学生都在个位数。那这种其实可以去尝试去摇一摇民办,即使最后没有摇中民办,那回到对口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3、那如果对口很差,比如说对口的都是菜小菜中,那在年限金钱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早的能够置换新的学区房。那如果没办法,那就可以大胆的选择摇号,摇到不错的民办,其实就是赚到了。
4、如果以上都没有办法实现,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三公。那三公它是全市招生,而且是不摇号,通过面试考试进入的。当然这个前提就是孩子够牛,成绩够好。
四、写在最后
最后择校的本质,从长远的目标是考上好的大学,择校的思路最好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去规划,同时除了择校外,还要考虑到家庭实力,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不管政策如何变化,只要存在考试,重点的重中之重,永远是孩子的成绩和综合实力,这是不变的王道。而孩子成绩的提高还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的选择,都要适合孩子。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如果你对上海择校并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咨询冯老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