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高考 正文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拼尽全力考上顶尖大学?值得吗?来看看背后让人扎心的真相。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我们都知道,读名牌大学能带来许多优势,比如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人脉网,以及所谓的一劳永逸的高起点。但是,我们真的因此而一定要拼尽全力去考上顶尖大学吗?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如此努力,更多的是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人生主动权。而顶尖大学,无疑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在当代大学生高普及率的背景下,你或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没上985、211,考上二本是没前途的,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学校一团糟。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你不由得开始思考。如今自己的成绩勉强够二本,离一本的分数线差距甚远,难道就算全力以赴在二本院校努力学习,也注定无法拥有理想的前途吗?

我们为何如此执着追求名校,这些顶尖学府实际上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分别到底在哪里?"

温水煮青蛙式的安逸感

选择一所并非尖端的高校,你可能会深感舒适,仿佛沐浴在慢热的水中,却不知这就是最令人忧虑的。

当你步入社会,你会看到所有具有吸引力的职位、各种能引起创业热潮的机会,以及累积社会财富供下一代使用的各种途径,都已被一部分人占据。

他们常常富饶情商,兼具涵养,更能捕捉机会并付出努力,他们的家庭背景优越,甚至长相颇佳。

然而,你会发现这类人在你的大学极为稀罕。

此时,你才觉悟了:大学耍了你。

重新鼓起勇气当你开始寻求弥补的路,你却发现剩下的路和时间寥寥无几,这注定了你将难以与这批人并驾齐驱。

环境决定自我标准

与顶尖大学相比,普通高校最令人担忧的不是资源的缺乏,而是在本应拓宽视野的年纪,却让人的观念变得狭隘,而在应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却降低了标准。

如此影响深入骨髓,悄然而行,最后导致了“优者劲宏,勉者愚昧。

”无论在何种高校,我们总是需要模范的力量。在普通高校中,只因“如群芳中折得一支秀丽”而被尊崇为楷模的同学其实能力并未出众。

因此,刚进入大学,对学业缺乏判断力的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确实影响:

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你大学只考了四级;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 ——于是你大学四年因没有挂科而沾沾自喜;

哇,过注册会计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资格证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然而却未曾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你的同龄人: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

或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才能并无实质差异!只是高考不顺而没能进入211的同学,潜移默化的大学生活中,你为自己设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天花板,那些高考分数的差距已不复存在。

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视野,降低了你的期望。你学会了过度审慎,很多事情还未尝试就已经预设失败,认为别人都做不到,我肯定也做不到。

So,那些进入名校的高中同学和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质的变化。

思维方式的差距

这种差别不易明确描绘,但在《精进》这本书中找到了相当贴切的解释: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考入普通大学的学生可能因为高考挫折感、学校环境提示、不称职的老师导致的失望和同学间无所作为的氛围,降低自我标准并在此标准下过得“满足”。

看到这段话,你是不是已经有所明悟?

为什么一流大学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没有人会抱怨辛苦,也无人抱怨崎岖生活,大家日复一日忙碌却乐此不疲。而在一所普通高校,这样的场景简直是“惊世骇俗”。

在一流大学,学生都充满学习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会传染你,即使你在他们之间落后,也会被他们的标准激励而满腔热血。

我坚信,每个学生入学的初衷都是勤奋学习,不论是一本还是二本亦或者是三本都有优秀的成员,都有刻苦努力的学生,为何好学的同学却会逐渐减少呢?

因为他们无意识地调整自我标准以适应环境,在低标准中寻得了“满足”,“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就业:学历,最粗暴的筛选网

现在,不少大公司做宣传时会告诉我们:“学历并不重要,我们更欣赏,更看重的是努力和能力。”然后,你会发现该公司“985”和“211”占据了绝大部分。

以前,知名企业在招聘时会明文规定“须985院校毕业”。现在有法律法规限制,很多不敢直接这么说,但会在审核简历时用“毕业院校”作条件,悄悄地筛掉非985/211出身的人。

并且,500强企业校园招聘时多数只去名校,有的世界顶级企业甚至只去清北复交。虽然招聘会上会有外校学生来投简历,但这些简历HR基本不会看,石沉大海。

这还真不是因为歧视,毕竟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是,学历永远是最简单的筛选网。

企业需要花最短的时间和成本找到能力较强的人,一个一个筛选,这个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没企业愿意出。所以,用“985”和“211”这样的标签来筛选人才,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突然想起网络上火了一段时间的图片,国内科技圈大佬的聚餐:

不了解的人看到的都是他们公司身价,当我们了解了就会发现,这些大佬几乎全部都是985重点大学。

你,在和谁相处?

不少“鸡汤”都说过这样的话,"看一个人是否优秀,要看他和谁在一起"。企业看中的是“985”和“211”大学学生背后的资源网络,这可以形成一个大范围的人脉,相互支持。

例如,银行业务员揽储,如果他是“985”或“211”大学毕业的,可能只需参加两次校友会或同学会,就能完成任务。这比等待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慢慢积累人脉,能节省大量的成本。

找工作时,“985”和“211”大学的校友也是重要资源。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你在面试时很可能会见到面试官和应聘的师弟师妹一起聊下家常。不见得只有北大、清华才有这样的优势,像地处东北的吉大,地域优势无法和北上广相比。于是吉大学生自发抱团,已毕业找到好工作的人自发回校分享,还成立了 "合协一家"协会。

这种做法,其实在很多非“985”和“211”大学里也流行,但是毕竟名校前辈们已经占了先机。

公务员、高校教师机会更多

企业公开招聘,只能把985/211作为隐形条件。

对于来自非“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来说,最不幸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有一些部门和职位在招聘,因此他们甚至没有发送简历的机会。

例如,很多中央政府部门和需要保密的部门的招聘,在“985”和“211”大学进行固定的招聘和初选。只有通过这些特定的招聘和初选的人,才有资格报考。以国家安全机构的招聘为例,你是否曾听说过他们招聘普通大学的毕业生?

尽管这些职位的收入可能并不高,工作环境可能艰苦,但一旦毕业生被录用,他们就可以获得公务员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公务员身份的岗位并不多。许多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努力地通过考试,甚至工作了多年,才发现他们实际上只是事业单位编制。而那些来自985大学的候选人一开始就拥有公务员的身份。

公务员身份的实际含义,只有那些曾在政府机构工作过的人才明白。许多你认为很厉害的高中校长或县教育局长可能都没有公务员的身份,他们通常是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


对于希望留在大学任教的人来说,来自985或211大学的背景更为重要。在大学教职工的招聘中,越好的学校要求越严格。坦率地说,对学历要求最严格的往往是高等教育机构。


不只是985或211大学,即使是一些较好的本科院校也是如此。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上海高中四校八大特色班盘点

上海高中四校八大特色班盘点

四校四校分校八大各区重点中学特色班有何优势01、更浓厚的学习氛围特色班通常拥有更好的生源,生源好意味着学习氛围与竞争环境更有助于带动学...

中高考 2024.04.20 0 70

上海750分中考政策

上海750分中考政策

转眼时间来到暑假,意味着前一学年的学习已经落下帷幕~接下来即将迎接的是新的学年~也就是意味着新的一年的中考也已经步步紧逼了~750分新招...

中高考 2024.04.05 0 119

物理学科中考及自招备考策略

01、物理学科在初高中的现状>>中考:综合近几年的中考分数线来看,总分达700分基本才能进入八校级别的市重点(今年特殊,分数线较低),这就要求物理至少达到67分。而中考物理满分是70,容易...

中高考 2024.03.30 0 105

发布评论

升学/转学咨询微信:qsxue321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