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不是“最近入学” 上海上学这些对口入学误区要知道
2023.11.26 609 0


(图片来源:浦东教育)
本人反映,浦东新区海桐路68弄校区距离大唐校区仅一路之隔(50米),我们的孩子等小学毕业后却只能前往2公里以外的建平香梅中学就读(40倍路程)。
这两年国家实施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建平西校大唐校区作为公办初中,在相邻地段招生人数仅有1个班级左右,剩下的9个班级全都用来满足远在5公里以外的建西华城校区的超额溢出的生源,而不是就近招生。
家门口的学校都不能正常入学,这是小区的家长们难以接受的不合理的招生现状。 本人要求,调整建平中学西校大唐校区不合理的招生现状,保障孩子公平的就近入学的权益。
就近入学不就是离哪所学校近就去哪所吗?对此教育局做出了回复。
关于地段划分,在划分对口招生区域时,以街镇为单位,主要根据学校规划配套服务范围、地区内适龄儿童生源的数量以及周边学校教育资源、校舍规模等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循历史沿革,按校区公建配套和居委会的行政划分,以马路、河流、桥梁分割,整体统筹、相对就近划分招生范围。
“就近”并非指物理距离上的“绝对最近”,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下“相对就近”的概念。招生地段一经划定,保持稳定。
就近入学≠最近入学
就近入学≠最近入学,而是相对就近划分招生范围。家长们不理解,到教育局去投诉,教育主管部门解释,就近入学,不是说最近入学。
教育局的答复也比较明确,“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对口地段的划分也是对整体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即便家门口就有一所学校,也不代表娃一定会在这所学校上学。而且,除对口地段划分之外,录取顺位、入户年限以及五年一户也都是在给娃选校时需要考虑的政策!一个概念没搞懂,选错学校,可能会让娃被统筹哦!
由此可见,即使家附近由学校,家长们也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就能进那个离家最近的学校。所以,家有升学孩子的家长,升学前一定要看各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地段。
其它入学误区
01、“对口地段”会调整
学区的划分不是年年固定的,也会随着一些其他原因而调整。今年的房子对口是A小学,等孩子入学时,或许对口的学校就变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对口地段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及时关注每年的政策变化。
01、“五年一户”有限制
如果家长们购买学区房,一定要注意房子是否用过对口名额,是否会影响自己孩子对口入学。也并不是一定需要提前5年购买。只要满足自己孩子入学当年,跟上一个对口的孩子相差5年以上就可以了。
03、“入户年限”需注意
在每年各区发布的招生方案中,不少区域都明确: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提前公示后实施;超出学额部分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无论是按学籍或户籍对口,一旦遇到报名人数超额,同类排序之间一定还是会有优先级。所以,绝对不是满足“人户一致”就100%能进入对口学校。
尤其是闵行、浦东这两个按户籍对口的人口大区,入户时间尤为重要。而学籍对口的区,从今年新增学籍要求来看,也开始有卡年限的趋势。
这几个误区家长一定需要提前弄清楚,如果被划入统筹,就无法回对口学校了。
当然如果您有任何疑问,上海升学转学择校,欢迎联系冯老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