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成绩613.5分进上海中学有意义吗?
2024.11.24 4206 0

从2022年起,高中阶段原有的5种招生录取方式(自荐生、推荐生、零志愿、名额分配、1-15志愿),将调整为三种:即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
到了2024年,名额分配的比例从60%上升到了65%。
名额分配,特别是名额分配到校,确实给了更多学校的学生进入到上海中学学习的机会。但是与动辄700(不含综评)左右的到校成绩以及700分(不含综评)以上的到区成绩相比,个别通过到校成绩进入上中的学生,与他们有着近百分的差距。而且到校650分(不含综评)以下的成绩录取上中的还是有一定数量的。
那么这些学生会像网上所言,进到上中以后,完全跟不上?还是面临着被劝退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如何能够在入校之后迎头赶上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四校招生的整体构成。
第一批进行录取的是通过自招录取的学生。而四校的自招,要选拔的学生是在学科上具备特长,特别是在理科方面有特长的这部分学生。
第二批进行录取的是名额分配到校和到区录取的学生。大部分名额分配到校以及到区的成绩都是700分以上(不含综评)。
第三批进行录取的学生,是裸考考进四校的学生,各区录取分数线基本也都是在700以上。
从招生的生源上来说,自招进入到四校的学生,培养的是以竞赛方向为主,未来主要走综评和强基计划升大学。通过名额分配和裸考进入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高考的分数考入大学,而这些学生也是我们需要去追赶的目标和方向。
那么我们低分段进入到四校的学生需要在进入高中之前做好几件事情呢?首先,调整好心态,要知道通过较低的分数进入到四校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成绩上和学习能力上已经达到了四校的要求。进入到四校也不意味着可以躺着进大学。相反,为了能够跟上四校的学习节奏和学习难度,往往我们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其次,提前学习高一的知识与内容。俗话说,笨鸟先飞,高跟上高中阶段的学习强度,首先要跟上高中阶段的学习进度,特别是高中阶段比较强调自学的能力,很多高分段的学生已经通过自学或课外辅导的形式,提前学了高中的内容与知识。那么我们通过暑假期间提前学习,不至于在跟不上高中的学习进度。
第三,找到自己的学科优势,特别是非数理化学科。我们在数理化方面往往很难竞争过竞赛生,但是高中有五大学科比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如果我们在生物或者是信息技术上有专长,参加生物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样有机会进入到强基计划。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没有捷径,我们所谓的捷径更多的是少走一些弯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