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曹二赶超华二,上外黑马崛起,沪上信奥江湖迎来新变局?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这段时间,竞赛圈弄得热火朝天,一边是竞赛新规出台,大家推测信奥之后会大火,一边又是几大学科竞赛在紧锣密鼓地Battle!

前段时间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竞赛都已经角逐出省队的名单,昨天信奥赛的NOIP参赛名单也有了公示。
根据信息学会公示的名单中,上海这次共有355人,其中:
A类:30人
B类:300人
C+D类:25人
每年这份名单的出炉,圈内的家长们一边“找自家娃”,一边火眼金睛地分析各路神仙的学校分布和年级构成。
今年的名单,不仅展示了上海信息学竞赛的基本盘,更透露出各校在信奥培养体系中的实力变化。华二、曹二、上外这三所学校在A类选手数量上遥遥领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在深入分析名单前,我们有必要为新家长们快速勾勒一下信奥这条“打怪升级”的路径。这绝非一场考试定乾坤,而是一条漫长且环环相扣的“封神”之路:

信奥赛的“通关之路”

1、CSP-J/S:每年9、10月份所有信奥学子都要参加的第一关。CSP-S提高组的成绩,是进入下一关NOIP的“敲门砖”。
2、NOIP:决出省一、二、三等奖,省一中排名靠前的组成省队参加NOI。
3、NOI:决出金、银、铜牌。其中,排名前50名的金牌选手将直接入选国家集训队。
4、IOI:国集队中选拔出4名选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
所以,NOIP是这条漫漫长路上的“中枢要塞”,其名单的分布,无疑是观察各校信奥实力最直观的窗口。而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NOIP的“入场券”。

搞懂“入场券”:四类名额是啥?

很多刚入坑的家长看到名单上A、B、C、D类的划分,可能有点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入选路径和含金量。

1、A类(基本名额): 每个省份固定30个名额,给在CSP-S2中成绩最顶尖的选手,其中包括3个女生保障名额。

2、B类(激励名额): 这是衡量一个地区信奥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晴雨表”。它的分配比较复杂,主要看三个指标:

  • B1(普及规模):占比高达55%;

  • B2(选手质量): 占比27%;

  • B3(NOI获奖选手):占比18%。

3、C/D类(推荐与专项名额): 这两类名额比较特殊,为具有特殊潜质或情况的学生提供了额外通道。

  • C类是给一些过去成绩优异但这次CSP-S2失误的选手一个“复活”机会;

  • D类则是面向特定群体的专项名额。

简单概括就是:A类是绝对实力的象征,B类是区域实力的体现,C/D类是规则下的补充。我们分析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代表顶尖战力和中坚力量的A+B类选手身上。


上海信奥格局:从华二独大到三足鼎立

今年的NOIP参赛名单,我们直接看A类和B类:
从A+B类总人数来看,华二系依旧强势,曹二异军突起,上海信奥的“集团军”作战模式愈发明显。

最亮眼的是:在A+B类总人数上,曹二今年以34人霸榜,甚至超越了华二!曹二这几年卯足了劲发展信奥,这次登顶,绝非偶然。


它标志着这所传统强校在信奥新赛道上的强势崛起,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之一。从上一届的信奥赛省队人数就可以看出趋势,一举冲到前三。

这在过去几年是难以想象的。长期以来,华二凭借其深厚的竞赛底蕴和“华二系”的庞大布局,在信奥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华二本部虽以31人稍稍落后,但整个“华二系”加起来的总人数依然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同时,除华二的其他3所“四校”依然保持着强大的人数优势,构成了上海信奥的中坚力量。

顶尖对决:“三国杀”格局形成

如果说总人数看的是“兵力”,那么A类选手的分布看的就是“王牌”。今年的A类名单,更是精彩纷呈,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神仙打架”。
我们直接用数据说话,前三甲:
华二附中:9人
曹杨二中:6人
上外附中:5人

这3所学校合计占据了30个A类名额中的20席,占比高达2/3!其他头部学校均只有1-2人。一个清晰的“三足鼎立”格局已然形成。

这三家巨头,又各有各的“打法”和看点:

1、华二附中:霸主地位仍固
虽然总人数被曹二反超,但在最能代表顶尖实力的A类选手数量上,华二依然以9人的绝对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尤其是在高二这个即将冲击省队的年级,华二拥有5名A类选手,实力储备雄厚。这表明华二的“王牌军团”培养体系依旧是上海最顶级的。

2、曹杨二中:后起之秀崛起
曹二的崛起是全方位的。不仅总人数第一,A类选手也达到了6人之多,紧追华二。

更可怕的是,这6人中有4人是高一新生!这意味着曹二的后备力量极其强大,未来几年都将是省队名额的有力竞争者。从追赶到并驾齐驱,曹二只用了短短几年,其背后的投入和决心可见一斑。

3、上外附中:精英路线突围
上外附中则是另一个“异类”。它的A+B类总人数仅14人,在顶尖学校中不算多,但A类选手却高达5人!A类转化率超过35%,堪称恐怖。 

这5位选手中,有4位在CSP-S2中取得了满分且名次极为靠前。这说明上外附中走的是一条“少而精”的精英培养路线,专注于将最顶尖的苗子培养成“王牌中的王牌”。

看完学校分布,我们顺带看下A类选手的年级分布。

年级分布:新生力量集中在“三巨头”

先看大盘:
  • 高一:13人,占比43.33%;
  • 高二:15人,占比50%;
  • 高三:2人,占比6.67%。

高一、高二成为这次的主力军,基本被“三巨头”包圆。不仅能看当下,更能窥见未来的竞争格局。

尤其是在高一的13名A类选手中,华二、曹二、上外三校基本平分秋色(不算女生名额,各占3人)。

其中,上外附中独占2名满分的高一选手,华二和曹二各1名。这些一年后即将成为省队主力竞争者的孩子们,已经提前在信奥舞台上崭露头角。

写在最后

2025年的NOIP将于11月29日正式开赛。这份名单,是过去一年努力的总结,更是未来征途的开始。纸面上的实力终究要靠赛场上的分数来检验。

让我们共同预祝所有上海的信奥少年们,能在赛场上挥洒智慧,敲出属于自己的荣耀代码!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