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学资讯 正文

SMK到底为什么推迟?未来升学路径会倾斜到哪?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最近感觉大家都要被各种SMK消息整懵了!先是上周刚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姐SMK内幕”,没热乎多久就被全网家长集体打假,又是“高调得不像真事儿”,又是“连兰生常考的语文都不考了”,处处是破绽,明摆着 “一眼假”。


这边刚消停,“SBL11月开考”的消息又跟风冒头…… 懂行的家长心里门儿清:这波十有八九又是“造谣乌龙剧”!

要说小升初家长的神经,真是被这些隔三差五的假消息反复拉扯...

为什么今年smk推迟、取消、甚至不敢举行..?

今年的SMK不敢有行动,很大的因素就是去年风声太大了,夸张的时候每周可以考好几场,每场的消息基本都被家长们公开了,有些场次邀了200个考生,实际上去了300多...

正是因为去年太疯狂了,今年的SMK好像就只能集体低调了:

推测原因1:ZC监管越来越严

JY部门今年对违规招生的监管力度,明显变严了很多。SMK这种选拔形式本质上就是非公开的一些...选拔,一旦被查,学校轻则被通报批评,重则影响招生资格。

之前就有某热门民办初中因为SMK场次太多、过于公开,直接被家长举报的信息,所以,今年很多学校确实不太敢冒风险搞SMK...

推测原因2:联考或许会代替SMK

像之前在中学段推出的四校自招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选拔,很大程度上也在给大家一种暗示,未来这种“公平竞争”的机会会变多,甚至会沿用到小升初阶段的选拔...

未来很多学校可能也会更依赖联考成绩选拔人才,自然没必要再单独搞SMK了。这种“大一统”的选拔模式,直接让零散的SMK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推测原因3:SMK尝试改头换面

让各大学校完全放弃“掐尖”,感觉还是很难,所以很多学校也在想办法让这些形式变得更合规...

像一些高年级段的信奥活动,通过筛选竞赛苗子来挑人,本质上也还是在选拔优质生源,只是从“地下”转到了“地上”,猜想或许未来小升初年龄段的选拔也会往这个方向倾斜...

推测原因4:社会舆论实在是太大了

SMK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有人觉得它“给牛娃开后门”,有人抱怨它“加剧教育不公平”...当SMK从“升学捷径”变成“舆论焦点”,学校自然不敢再顶风作案。毕竟一旦陷入舆论漩涡,对学校的口碑和长期发展百害无一利...

SMK缩减后,升学路径会往哪倾斜?

根据上面SMK的情况来看,26届小升初的升学路径势必会发生一些倾斜...

上海小升初的核心升学途径主要是这几条:


而SMK缩减后,原本瞄准特色班的牛娃家庭大概率会大量涌入三公赛道,很有可能会导致三公选拔发生两大变化:

①报名人数暴涨:往年三公就已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年SMK分流的牛娃加入后,竞争激烈程度至少翻倍。

②选拔标准“隐性提高”:学校会在现有的笔试、面试基础上,更看重娃的学科竞赛背景、综合素养、学术潜力。

像上实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极高,上外附中则看重英语能力和人文素养,浦外也偏爱理科和外语双优的牛娃...

SMK的缩减的趋势,导致三公的“含金量” 和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高。26年想冲三公的家庭,“长期规划”还是尽早提上日程吧...

今天分享就到这了~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