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学资讯 正文

交附终于意识到指望别人的儿子不靠谱了吗?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如果了解上海整个自招生态的家长应该知道。上海四校除了交附,其它三校都有自己的儿子池子,自招的生源占大头的一定是自己的亲儿子和干儿子。

比如上中儿子是华育上宝上汇(之前是华育张集上宝,现在上中有了新儿子上汇,张集也换了干爸爸华二),华二的mh2、qth2、jh2、bh2......,复附的兰生市北理复二附。而这其中,上中更是对儿子们照顾有加,2025年这三个学校占了上中自招数量的64%,如果不是因为自招统考了,占比还要多。

三校中只有交附是例外。

是交附没有儿子吗?

并不是。

交附旗下的初中有:交二附、交中初级、交附嘉定洪德、交附嘉定德富、交附杨浦实验、交附浦东实验。

不谈新开的交附系,至少交二附和交中初级也算是交附系的老学校了,但2025年交附自招,这两个学校仅各有可怜的两个人自招进交附。

交附在之前的自招策略上,倾向于去挖别人的儿子而轻视自己的儿子。

这种招生的偏好造成的后果是自己儿子的生源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其它四校的儿子们因为有着交附自招兜底反而在小升初招生时有更大的优势。毕竟除了自己的亲爸爸和干爸爸,交附似乎也是一个兜底。

尽管交附在自招中采取了提前下手甜言蜜语各种保证,搁不住儿子们在四年爸爸体系的熏陶下还是最喜欢自己的爸爸。前期和交附表现的再如胶似漆,后期爸爸只需要勾一勾小指头就毫不犹豫转身而去,所有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化为云烟。

交附砸下去的培训资源似乎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我觉得这种情况其实是人性使然,埋怨不了谁。家长们在无法确认自己有爸爸offer的时候,大部分不会放弃掉第一个抛出的offer。而四年学校的爸爸熏陶以及身边同学的选择,都会让自己在爸爸抛出offer的时候无法拒绝。

认清升学过程中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想法,充分理解规则,才能玩得转。除了家长如此,学校也是如此。

在经历了某校大规模倒戈之后的交附,会意识到靠自己的真心去挖别人家儿子这件事情是不靠谱的吗?

从这次期中考试交中集团的联考中,似乎看到了他们思路的一点点转变。

这次期中考试,交中集团开始共用一张卷子联考。

这张卷子难度还不低!

我们来看一下6、7年级集团统考卷。



交附,是开始改变了吗?

是意识到只有好好培养自己的儿子,才能在自招生源抢夺战中逐渐改变自己的颓势吗?

以后,交附的儿子们会不会以交附杨浦为支点,利用交附杨浦的教研难度,覆盖至其它所有儿子?他们会不会充分利用高中的竞赛资源(毕竟这几年也挖了好几个各科的竞赛教练了),学习上中的儿子们,开展各科的数学晚课,把培养外部竞赛生的资源投入到自己儿子校中呢?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