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入学准备!小升初十大陷阱,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5.10.16 11 0

之前总结了幼升小的十大雷区。
那么,就要有家长问了,幼升小有十大雷区,那小升初有没有?
有的!朋友,像这样的误区还有十个!
和幼升小一样,每年的小升初阶段,虽然各区发布的政策整体没啥改变,但还是会有微调,这些小细节一旦不注意,家长们就会栽在这上面。
这一栽,孩子之后的上学就会大受影响。
所以今天,咱就结合实际,再为各位家长总结一下小升初比较常见的十大陷阱,希望能以此帮助各位家长理清孩子的升学难题。
一、办了某区的居住证,就能在该区参与小升初报名
根据2025年的政策,非沪家庭报名需要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并且居住地址得和报名地一样。
而沪籍家庭的话,跨区报名需要户籍或者房产证明,只有居住证是不行的。
而在有些地区,如黄浦区,哪怕是有房子的,也不能参与小升初的报名。
沪籍跨区的话,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就读小学提交《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当然,得提供户籍或房产证明。
非沪籍的话,要保证居住证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址一致,并且父母一方社保满足对应区的相关要求。
二、小学在上海读,社保断缴也没事
不行!
非沪籍家庭小升初非常重要的一个门槛就是社保,无论小学怎样,社保一但断缴,就是会直接影响小升初的报名。
家长要确保社保核查时段(2025年的话,就是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内的六个月的连续缴纳记录。
三、人户一致就算摇民办不中,也能去对口学校
没有这种绝对的保底说法。
咱们想回对口学校的前提是对口学校没有超额。
如果是热门的学校,那学位满了的话,即使是人户一致,摇号失败后还是可能得被统筹,并且入户年限越短,越容易被统筹。
家长们得事先查询对口学校的学位预警状况。
如果对口学校已经是红色预警了,那建议优先选择公办报名了。
四、人户分离就能进意向学校
人户分离,它只是拥有了可以在居住地报名的资格。
实际上学校的录取是要遵循各区排序的规则,确保人户一致优先。
基本上热门的学校,是很难通过人户分离录取的。
上海虽然都是人户一致优先,但是具体的细则也是各有细微的不同。
建议家长要提前查询所在区的人户分离细则,估计一下自身的排序顺位再做选择。
五、租房子能进对口学校
租房是没有对口学校这一说的,租房只能可以作为居住地证明,而不能作为对口的依据。
政策有规定,教育局会先安排人户一致家庭的孩子,之后再统筹安排人户分离和租房家庭的孩子。
所以,租房的家庭无论户籍在不在上海,都可能会被区教育局统筹安排上学。
一方面,家长在租房子之前可以先上网查询一下周边学校过往的招生计划数,估计一下统筹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咱还是得做好将户籍地学校作为备选的准备,为自己孩子留一条后路。
六、120积分没满,孩子就上不了学
根据2025年的政策要求,非沪籍的家庭只要满足:
孩子有居住证;
父母一方有居住证以及社保(连续6个月)或者灵活就业登记(连续3年)。
就可以申请入学,积分达不达标只会影响录取的优先级,就是孩子可能上不了比较优质的公办,不会影响入学。
家长要是想为自己孩子上好的公办学校搏一丝机会。
那就通过学历提升、职称评定等方式想办法提前补足自己的积分,但是要注意积分的申请周期大约要3—4个月。
实在没办法补全也没事,确保相关的基础材料齐全就行。
七、家里多套房,户籍随便落就行
这点和幼升小第五点一样。
义务教育阶段,人户一致优先是板上钉钉。
房子多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确认唯一的对口房产,并且尽早迁移户籍,不然就会被视作人户分离,降低优先级,白白浪费优势。
在有很多套房子的情况下,尽快选出意向学校的对口房产,然后提前3个月左右办理户籍迁移。
办完以后,不要忘了要通过一网通办核对户籍地址的更新情况!
八、名办的双志愿,优先级是一样的
名办初中也是先录第一志愿,再录第二志愿的,两个志愿的优先级差异是很显著的,甚至有些学校会只接受第一志愿。
根据调查,2025年全上海市民办初中的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大概38%,而第二志愿只有7.2%。
第一志愿优先填报匹配度高的,更符合家庭和孩子需求的学校。
第二志愿尽量选择招生计划数多,第一志愿热度低的学校。
九、公办民办都选一下,总能捞一个
在如今公名同招的情况下,公办名办是不可以同时保底的,报了民办,那就是放弃了公办的首批录取。
如果民办没中,那就只能参加公办的第二批录取了,到时候优先级就会降低,孩子的排序顺序会低于同类型的参与第一批验证通过的孩子。
若是家里本来对口的公办学校质量就很好,并且学位充足,那就可以直接优选公办报名。
但要是对口的公办学校学位红色预警,那就可以冲一冲民办。
不过搏民办,还是需要做好自身的评估的,并且要能接受最后可能会被统筹的结果。
十、民办选的学校学费贵,就一定能摇中
学费的高低和摇号的摇中率没啥直接关系。
热门的民办学校,就算价格贵,那也有大把的人想上,那摇中率就会低。
普通的民办学校,就算价格亲民,那参加摇号的人少,摇中率自然就会高。
家长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想去的民办学校的往年中签率,中签率有40%以上,那就可以优先选择了。
结语
以上就是家长朋友们在小升初阶段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
升学无小事,政策是关键!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早做准备,提前关注好人户一致要求,社保积分时限以及志愿填报规则这三类关键的政策信息,并且准备好相关的重要材料。
最后,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各位家长避开误区!祝愿同学们都能上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标注来源:来自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各区教育局官网,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等内容。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