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亲儿首届中考,直接从一梯队跌落?
2025.10.01 7 0

徐汇区的上汇实验学校,自诞生之时就以名校光环备受关注。
今年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成绩消息极少,引发家长热议。一直被视为公办“一梯队”的上汇实验,是否真的已经跌落?
上汇实验学校,是上海中学与徐汇区教育局联合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包含小学和初中,在2021年创办之初就有极高的定位。新校址在罗香路240号。
上汇实验现任校长冯志刚,是上海中学的掌舵人。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也都由上海中学精挑细选。不过,目前实际工作还是杨嵘副校长在管理。
学校在家长们心中是上中的“公办亲儿子”,常与民办嫡长子华育中学比较。如今家长们很想知道,第一届毕业生表现如何。
一、升学成绩
早在年初,上汇实验一模传出均分排在区12之后,差强人意。二模成绩更是没有消息。 2025年中考,这一届毕业生招生90人,其中上中自招3人,中考700+人数不清楚,有人说仅有1人。 名额到校投档线:复附徐汇691分,位育685分,南模681.5分,南洋649.5分,市二648.5分。 很多人质疑上汇实验首届成绩惨淡,与预期相差太大:“本来以为是一梯队,这下和零陵、五十四一桌了”。 但也有家长指出,首届学生纯地段摇号,没有理科班。而且当时是在其他学校摇完再去摇的,好学生已经到其他学校去了。 而从第二届开始,上汇实验初中就有理科班了,有考试选拔。 尽管首届中考并没有令人称赞的成绩,但这些年,上汇实验学子在各类竞赛与活动中频频出彩,家长们有目共睹。 在复旦“走进数学”夏令营中,上汇实验有同学获得参营资格,并最终进入四校。 今年上汇实验参加东南数奥赛9人中,8人获得高一组奖项,获奖率在上海的学校中相当高!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人。 这些同学应该大部分是理科班的学生。 二、竞赛与活动
此外,上汇“小龙人”们(传承上海中学龙门精神)还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ESDP英语演讲与辩论、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上海模型节竞赛、“上海中学杯”青少年科技论坛等获奖。
除了上中老师的指导,上中学生也会在科技周等活动给上汇实验的学生提供竞赛指导。难怪上汇实验在竞赛中屡屡获奖!
三、校园生活
据家长分享:
小升初领大礼包时就会突击摸底考试,家长去另一个教室开会。幼升小也有摸底考,包括语数英。 老师抓得很紧很负责。班主任有两个,管理得比较紧,对学生要求比较高。 有周周爽、月月爽,每天也有拓展题。 每周会有数理化小组,有机会获得上中竞赛教练额外辅导。 八下重新分班,分出一个自招班。 6-8年级下午五点半放学。 九年级有晚自习。初三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留校到晚上8点,晚餐30元/顿自理。
适合学生:
在徐汇区升学,具有较高升学目标(如四校)的孩子。
数学拓展科创难度高,适合具有较强理科思维的孩子。
适合有自主规划和学习能力的孩子。
招生情况:
上汇实验每年招收一年级和六年级新生。今年一年级、六年级各招收120人。
在招生方面,上汇实验虽然是公办,却实行摇号入学。因此又被称为“特殊公办”。
①招生范围有严格限定。仅面向华泾镇、长桥街道、凌云街道和漕河泾街道这四个片区的适龄学生。
②报名上汇实验需要放弃民办学校报名机会,以及公办学校的学区对口资格。
每年参与摇号人数众多,摇中堪比彩票中奖。
此外,上汇实验理科班,简称“上汇理”,约20人左右,教学难度高于平行班。通过SMK选拔牛娃。
市面上很多黄牛说可以操作,难辨虚实。请家长擦亮双眼,谨慎辨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