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升小 正文

上海升学择校的七大逻辑顺序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小升初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各位家长也是十分重视小升初择校。但是面对上海各区这么多的公办和民办学校,那么如何能够顺利解决小升初择校难题呢?别担心,冯老师将为各位家长们盘点最全的小升初择校的七大逻辑!

1、教育选区

孩子小升初择校首先要考虑孩子未来在哪一个区域上学。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区的教育资源会比郊区教育资源更加丰富,选择也会更多,教学质量也会更好。但这并非绝对,也有部分的郊区学校“弯道超车”,抓住机遇迅猛发展,发展前景非常好。

2、入学政策

从入学政策上来说,了解各区政策变化,小升初择校工作会事半功倍!小升初入学政策十分繁多,有困难可以后台咨询冯老师哦~

具体来说,小升初入学政策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学籍对口和户籍对口。

学籍对口

01、学籍对口的区域有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虹口区,跨区域读公办初中会受到限制。因此家长想要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公办初中,小学阶段就需要“占坑”。

户籍对阔

02、户籍对口的区域有浦东区、闵行区、长宁区(较为特殊)、以及大部分的郊区等,一些优质学校因报名人数较多,因此存在例如人户一致、入户年限(例如五年一户、三年一户)等要求。

总的来说,家长需要进行提早的规划,否则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孩子被统筹入学。

3、教学模式

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牛娃、鸡娃来说,民办学校较为强势的区域更加适合,例如徐汇区、杨浦区,虽然竞争压力较大,但是上限也非常高。

对于成绩普通的学生和佛系家长来说,可以选择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并且有好学校保底的区域,例如黄浦区、普陀区、静安区等,这些以快乐学习的模式为主,选择较多,并且也有一定上限。

4、公民同招

上海从2018年起,就开始在小学阶段实施“公民同招”政策,2020年起,初中阶段也开始实施。
在公民同招情况下,幼升小的学生如果摇号民办失败,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孩子将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准则来安排入学。

总的来说,录取原则是:人户一致优先,人户分离靠后。同类第一批验证在前,民办未录取在后。公办学校的录取顺序具体如下图

5、教育新格局

传统意义上最优秀的高中是“四校八大”,即

四大名校: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复旦附中;
八大金刚: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市控江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延安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复兴中学。
但是这种说法在近几年的数据面前略显偏颇,有些站不住脚,而目前的教育新格局是五大牛,分校强,传统、新贵齐头并进。具体而言,
五大牛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七宝中学
四校分校:例如交付嘉定、交付闵分、紫竹华二、青浦复附、华二临港、复附徐汇等等
传统、新贵齐头并进:如建平、南模、延安、控江、奉贤中学、松江二中、闵行中学等等

6、招生政策和入学排序

对于还没上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入学排序,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进行指定较为合适的升学规划,在敲定幼升小的同时又确定小升初,避免未来一些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家长有需求,可以提前咨询冯老师~

7、家长心态

最后一条逻辑便是家长的心态,正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小升初或幼升小的升学规划而言,家长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给孩子施压,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多注重家庭教育,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帮助孩子上学的有益途径。


上海择校升学转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2025年黄浦区小学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一、今年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2025年黄浦区小学阶段招生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5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

幼升小 2025.04.09 0 829

2025年静安区小学招生通告

2025年静安区小学招生通告 上海市静安区小学2025年招生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招生对象 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

幼升小 2025.04.07 0 154